新四季網

電影《蘭輝》觀後感600字

2023-08-12 21:52:48 2

  【篇一】

  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完《蘭輝》這一故事影片,現在的我深刻的理解到了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在基礎工作的幹部,身上背負的責任和擔子是巨大的,每日與老百姓打交道,替民解憂,為民服務,是我們最基本的職責。特別是在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期間,我們更是要大力提倡蘭輝同志這種忘我工作、心繫群眾、對黨忠誠、為民盡責、務實進取的高尚精神。

  自古以來,百姓在國家治理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密切聯繫人民群眾,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堅固黨的根基,使黨利於不敗之地。

  蘭輝同志一心為民,時刻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他最後的生命裡,即使是生病,也從不耽誤他為百姓謀福利,解難題,堅持在病床上研究群眾工作,周末的時候也依然被各種下基層調研、會議等填滿。在「5.12」特大地震中,蘭輝同志也失去了摯愛的親人,他強忍著悲痛,奮力在一線進行搶救,組織搶通了擂禹路、都開路、鄧永路等多條「生命通道」,時刻將群眾擺在心理首要位置,群眾第一,自我第二。

  作為北川縣副縣長,經他手審批的財政資金數億元,但是蘭輝同志自己自己卻還是和自己的妻子、女兒住在一套不足百平米的房子內,妻子仍以打工為生,這種生活與他手中掌握的權利極不「相稱」,哪怕蘭輝同志動一丁點的歪腦筋,他的生活也不至於如此的寒酸。

  蘭輝同志用生命告訴我們什麼才人民真正的公僕。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也做出了重要批示,號召廣大黨員幹部向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幹部蘭輝同志學習。除了習近平總書記做出的重要批示外,蘭輝同志的先進事跡也得到了中央領導、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社會上下百姓的一致讚揚。蘭輝同志的事跡不僅是一面旗幟,一個標杆,更是一面鏡子,一本教材,照出我們身上的不足和差距,參照他的事跡,更好的感受什麼是真正的為民服務,怎樣為民服務,怎樣真正的踐行群眾路線。

  組織觀看故事影片《蘭輝》,讓我們看的不僅僅是蘭輝同志生平事跡的濃縮,更是看的他身上那種無私和忘我的精神。蘭輝同志帶著病依然堅持工作,下鄉途中病情復發,下車換藥時不慎墜崖,因公殉職。雖然他已離我們遠去,但是留給我們的無數美好和感動卻不會因為他的離去而飄散。是他的感人事跡生動的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繫群眾、為民盡責,他那平實卻不平凡的生命軌跡匯聚成一股激勵人心的正能量,促使我們在踐行群眾路線的過程中做出更多、更好以及更經得起人民檢驗的實績。

  【篇二】

  今天觀看了電影《蘭輝》,很是感動,幾度落淚……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耳邊還迴響著蘭輝縣長對群眾的一句句關切的話語,眼前還浮現著蘭輝縣長那疲憊的臉,心頭縈繞著那句「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一次落淚是看到下屬「奉祥」的死。作為一名災區的幹部,奉祥在地震中失去兒子,自己也因為腰部受傷落下了難以言談的痛,所以他選擇了死亡。姑且不評論奉祥的死到底應該不應該,但讓蘭輝認識到了在地震中的人們的心理撫慰是多麼重要!在地震中有那麼多人罹難,失去親人的「奉祥們」「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才會選擇那樣極端的方式。這個畫面同時也提醒我們,在醫療過程中,患者承受的疾病所帶來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也許並不亞於地震;家屬承擔的照顧,身體的疲累、經濟的現實壓力,也會讓他們身心疲憊。所以,我們更應該多關注患者和患者家屬的心理,用我們的愛心儘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醫學不是萬能的,在疾病面前有時我們確實也無能為力,但我們願堅守「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的錚錚誓言,為患者奉獻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滴汗水,和一份真情。

  第二次落淚是看到蘭輝為200多名地震中喪生的孩子集體安葬骨灰。作為一個母親,我最不願也不能看到的便是孩子的哭泣和不幸。當聽到蘭輝一個個地念著孩子的名字,而每一個姓氏都有好幾個孩子,立刻可以想到這場大災難讓好多的家庭都失去了不止一個親人。家長將孩子的骨灰安放在北川這片土地上,所有的家長都哭喊著……於是我看到熒幕前好多的人都哭了,為地震、為孩子,為生命……好好珍惜生命,珍惜孩子,教育孩子……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感受。

  第三次落淚是看到如下的一個場景:當泥石流將要來臨時,戴婆婆執意要留在原處等待地震中失蹤的兒子——她已在原處等兒子5年了。蘭輝來到她面前:「婆婆,您還認識我嗎?」婆婆說:「認識,你是縣長。」蘭輝說:「我不是縣長,我是您的兒子!」「我是您的兒子」——這是多麼淳樸的話語,那情,那景,讓人為之深深感動!正是這個兒子,讓婆婆遠離了地震次生災害的威脅。我們都是人民的兒女,我們都要做人民的好兒女。蘭輝真切樸實為群眾解決生計問題、住房問題、嚴查交通安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樣樸實無華,充滿對人民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

  第四次落淚是蘭輝帶病堅持工作,在工作途中自己換藥,不慎摔下懸崖,搶救無效,結束了他年僅48歲的生命。那件父親替地震中逝去的母親剛剛為他織完的毛衣,帶著母親的愛,帶著一個老父親對兒子無限的愛,無限的溫暖,終於還是沒有穿在他的身上。他太忙了,為了工作,一個月都沒有回家看望家人,女兒在綿陽讀書兩年他一次都沒有去看過……

  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普通醫務工作者當中,也有好多像蘭輝這樣的人,我們的神聖職業也決定我們必須比常人奉獻更多:好多的兄弟姐妹帶病堅持工作;好多的兄弟姐妹,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守護在患者的身邊;急診、手術、轉運,一個電話,患者的病情就是命令,多少醫生和護士,為了患者的搶救,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向蘭輝一樣忘我工作,直奔醫院。

  蘭輝是平凡的,他又是不平凡的,他沒有豪言壯語,卻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為人民服務的讚歌。我們醫務人員是平凡的,但也是不平凡的,我們一直都在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患者服務的誓言。願人們能多理解,願醫患關係能夠更加和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