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土地託管(淮南市鳳臺縣土地託管)
2023-08-11 16:56:54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以村級黨組織為橋梁與紐帶,採取土地託管模式將閒置土地流轉給種糧能手、種糧大戶進行規模化、產業化種植,不僅解決了外出務工者「農忙返鄉,農閒外出」兩頭跑的困擾,更是解決了鄉村留守老人一到農忙就犯愁和「種不動」「種不精」的現實難題,徹底讓老人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託起了他們穩穩的幸福感。
土地託管後,大面積種植的秋季改良水稻長勢良好。劉長明供圖
「村裡把俺們家的20多畝地『包』給他們後,俺再也不為種地發愁犯難了,孩子們也能安心在外打工了。」8月3日,鳳臺縣尚塘鎮黑河村朱秀英老人笑呵呵地說。
已年逾八旬的朱秀英,老伴過世得早,四個兒子、媳婦都常年在外務工,家裡的20多畝責任田,多年來農忙時都是孩子們回來忙幾天,平時施肥打藥根本指望不上他們。今年年初,村裡推行土地託管後,在村裡的協調與幫助下,以村支部擔保的方式,託管給村裡的種糧大戶,從種、管、收以至到糧食銷售,一條龍全程服務,徹底解決了朱老太的「種地」之愁。
該村黨支部書記高鳳江家介紹,朱秀英家的農田託管出去後,每年每畝不僅可以從種糧大戶手裡獲得800元的承包費,加上糧食補貼116.6元,以及村裡的政策性分紅補貼,每畝全年收入超過1000元,這樣算下來,朱秀英家的土地經託管後年純收入達2萬多元。
鳳臺縣楊村鎮店集村75歲的馮庭俠老人,膝下有兩兒兩女,均常年在外務工,平時她在帶好孫子孫女之餘,還在合作社裡做保潔員,打些零工,月最高收入近兩千元。他說她家的十七八畝地,全都託管給了村裡的農業種植合作社,加上糧食補貼和村裡的分紅,每畝每年保底收入一千元。「過去天天盼過年,現在是每天都在過年,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馮庭俠邊說著邊騎上保潔電動山輪車,去往下一個她負責的保潔區。
楊村鎮紀檢書記韓新安說,土地託管把「操心田」變成了「省心田」,不僅土地沒撂荒,而且保收增收都有了保障。同時也讓像馮庭俠這樣的守了一輩子的老人們過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
鳳臺縣是外出務工大鄉,像朱秀英、馮庭俠這樣60至80歲以上的留守在家的老人,僅尚塘鎮、楊村鎮就大一萬多人。在「大不動、小調整」土地政策保持長期不變的原則下,「零地並整地」「小塊並大塊」土地託管模式,著實解決了這些老人們的後顧之憂,也實現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解決了誰來種、怎麼種、種什麼的問題。尚塘鎮紀檢書記尹若水表示,為了保障這些守了一輩子土地的老人們的權益,他們把監督貫穿到土地託管的全過程,確保他們吃上安心丸,算好明白帳。
鳳臺縣楊村鎮農技人員在查看水稻生長情況。劉長明供圖
據了解,目前鳳臺縣16個鄉鎮總託管土地達17.8萬畝,培育了160多個50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和家庭農場。上海、四川、貴州等地國內知名食品和酒類企業也紛紛伸出「等鍋下米」的橄欖枝,與他們籤下生產訂單。(徐豔友 劉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