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打春時門上拴黃布條(五九後用紅綠辮子抽打)
2023-08-12 10:32:02 23
2018幾九打春?打春這個詞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打春是中國一個傳統習俗,通常在立春的前一天,因此近年的打春在五九。打春顧名思義就是用鞭子抽打,通常情況下是抽打泥做的小牛,下面一起來看看。
幾九打春
2018年打春在公曆2018年2月4號,所以也就是五九的時候。網上也說打春是立春的俗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
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史書上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樣說的話,年頭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一樣的老。《京都風俗志》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那時,將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視之為吉祥的象徵。
打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是舊時的習俗,立春的前一天,人們用泥土做成春牛,放在家門口,等第二天立春了,用紅綠鞭子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眾農民將春牛打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