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遊真的會很熱嗎(比火爐城市還熱的)
2023-07-05 11:26:30 2
明天是中伏的第一天,剛剛過去的前天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如果說大暑讓國內大部分城市已經度過了近一個月的「火熱生活」,那麼中伏將為這種生活的「火熱」度加碼。不過,比起下面要介紹的吐魯番,即使是那些火爐城市,恐怕也要弱爆了,因為吐魯番可是有「中國熱極」的榮譽稱號。
2008年,在吐魯番的艾丁湖湖底,來自中國氣象研究院的專家曾測到攝氏49.7度的氣溫記錄,不同於現在許多火爐城市動不動就70度的地表氣溫,吐魯番的這個氣溫是絕對氣溫。在夏季,後者的地表氣溫可接近90攝氏度,「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的說法雖有些誇張,但吐魯番的「中國熱極」稱號堪稱實至名歸。
吐魯番的熱首先來自它盆地的地形。地形低洼閉塞的吐魯番盆地處於西風帶,西北氣流在這裡下沉增溫迅速,加上地面輻射熱量不易蒸發,從而造成了它如同蒸籠中的熱氣團一樣的高溫。吐魯番的熱還來自「乾熱風」的助攻--盆地和周邊四、五千米的相對高差使得外來氣流在下沉時產生絕熱增溫,形成高於氣溫的焚風。
吐魯番盆地的這種特殊氣候使其成為國內製冷、汽車、飛機和特殊材料熱區實驗的首選之地。2009年,吐魯番自然環境研究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全球第二大乾熱自然環境試驗基地。吐魯番另一個利用高溫的例子則是沙療--利用沙子比空氣還要高的高溫來治療風溼病或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想在大暑節氣找一處最應景的旅行目的地,吐魯番絕對比那些火爐城市合適,原因之一是它有火焰山這個知名度和人氣都非常高的景區。火焰山山如其名,高溫中赤紅色礫巖和泥巖構成的紅色山體讓人無法不聯想到「火焰」這個詞,《西遊記》中發生在火焰山的魔幻故事則是對其的另一種加持。
火焰山景區內參觀的重點是按照《西遊記》故事情節打造出來的各種場景,是否要買票(旺季40元)進景區參觀見仁見智,不過即使你錯過了唐僧師徒的雕像和形如金箍棒的碩大溫度計,站在公路邊照樣能體驗到連綿數十公裡的火焰山的氣勢,而處在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吐魯番遺存的那些人文景點值得旅行者停留更多時間。
若事先沒有做攻略,吐魯番博物館是尋找遊覽線索的好去處。作為新疆第二大博物館,這裡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達上百件,其中包括出土於阿斯塔那古墓群中的女媧伏羲圖和出土於周邊多座古墓的十二具不同歷史時期的乾屍。阿斯塔那古墓位於三堡鄉的戈壁灘上,墓室內的壁畫是參觀的重點。
和阿斯塔那古墓在同一條旅遊線路上的還有高昌古城和柏孜克裡克千佛洞,前者佔地二百萬平方米,為西域最大的古城遺址;後者現存八十三個洞窟,其中四十多個洞窟中存有壁畫上千平方米。作為唐安西都護府所在地的交河故城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廢墟」,從僅存的塔林、官署和地下寺院等遺址仍能想到這座城池當年的繁華。
如果想了解近代吐魯番的歷史,吐魯番郡王府是不錯的選擇。郡王府的主人是額敏和卓,因協助清軍平定準噶爾叛亂而被封為郡王。晚年的額敏和卓與次子蘇萊曼建塔立碑以謝朝廷恩澤,這座磚木結構的額敏塔也被稱為蘇公塔。位於葡萄鄉的郡王府與蘇公塔在一處,但參觀時須分別購買門票。
實際上比起長江沿線的那些火爐城市的「燜蒸」熱,屬於「高溫低溼」的吐魯番熱而不悶,只要不是長時間暴露在太陽底下,並不會感到過於難熬,甚至怕冷的人在相對涼爽的一早一晚還需要加一件長衫。這種「早穿皮襖午穿紗」的氣候非常適合瓜果在生長過程中累積糖分,從而讓吐魯番有了全國唯一的5A景區的葡萄溝。
在夏季的吐魯番,比葡萄架下還涼爽的地方是坎兒井。坎兒井並非吐魯番獨有,但吐魯番總長五千公裡的坎兒井不但數量多,也更典型。如果想參觀這項與長城和大運河並列中國古代三大工程的地下水利灌溉項目,亞爾鄉的坎兒井民俗園相對比較便利。不過假若你事先沒有了解相關背景,在現場可能會覺得觀賞性沒有吐峪溝那麼高。
吐魯番還有一項中國之最--中國海拔最低的地方艾丁湖。艾丁湖在吐魯番的艾丁湖鄉,海拔為-154.31米,但你在這裡感受更深的是一片鹽鹼化沼澤中的乾燥和酷熱,即使附近有觀賞性更高的沙漠植物園,可玩性還是要比鄯善的庫木塔格沙漠遜色不少。
#吐魯番# #新疆吐魯番到底有多熱# #廣東熱得像吐魯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