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四君子的發展歷程及其寓意由來
2023-07-04 20:15:43
國畫四君子指的是梅、蘭、竹、菊,分別有著傲、幽、澹、逸的品質,是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那麼,四君子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呢?又有什麼樣的寓意存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發展歷程:
「四君子」之一的梅花,較耐寒,花開特別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與松、竹一起被稱為「歲寒三友」。
人們畫梅,主要是表現那種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古人的智慧創作的「梅花篆字」把梅花讚頌的更勝一籌。
元代以鄭所南自宋亡後,矢不與北人交接。於友朋座間,見語音異者,輒引起。人知其孤僻,亦不以為異。隱居吳下,有田數十畝,寄之城南報國寺,以田歲入寺為祠其祖禰。遇諱必大慟寺下,而先生並館穀於寺。一室蕭然,坐必南向。
貴要者求其蘭,尤靳不與。庸人孺子頗契其意者,則反與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因脅以賦役取。先生怒曰:「頭可斷,蘭不可畫!
寓意由來: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鍾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係。「四君子」題材始終伴隨著中國花鳥畫的發展。
究其原因,這裡映襯出的不僅是由於「四君子」本身的自然屬性而呈現出的一種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古人把一種人格力量,一種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內涵注入到「四君子」之中,通過「四君子」寄託理想,實現自我價值觀念和人格追求,最終「四君子」成為古人託物言志,寓興自我,展示高潔品格的絕佳題材。
在花鳥畫這一門類裡,國畫梅花、國畫蘭花、國畫竹子和國畫菊花是畫家常常喜歡表現的對象。這正反映出中國畫的象徵性:中國傳統觀念認為,這些花花草草具有高尚的品德,好比人中「君子」。「君子」是中國哲學裡的一個重要範疇,指具有很高道德修養的人,僅次於「聖人」。
在中國人看來,梅花在漫天飛雪的隆冬盛開,不畏嚴寒、探波傲雪,象徵君子威武不屈,不畏強暴;蘭花獨處幽谷,喜居崖壁、深谷幽香,象徵君子操守清雅,遺世獨立;竹子虛懷若谷,中通外直,清雅靚麗,象徵君子謙遜虛中,高風亮節;菊花在深秋綻放,頂風傲霜,瀟灑飄逸,象徵君子隱逸世外,不陷汙濁。
這些題材不僅在畫家筆下常常見到,也是各種文學樣式裡的常用之筆。藝術家們喜歡這些花草,其實是表現了對高尚道德的景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