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廢水處理最佳方案(城市環境所在處理高鹽廢水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3-07-04 20:35:49 2
來源:【中國科學院】
高鹽廢水是指總含鹽量至少3.5wt%的廢水。高鹽廢水來源廣泛、成分複雜,通常含有大量Cl-、SO2-、Na 、Ca2 、Mg2 等可溶性無機鹽離子,以及含量不等的重金屬離子。其中,火電廠洗煤工藝中產生的脫硫廢水就是一種典型的工業高鹽廢水。高鹽廢水的處理難度極大,能耗極高,處理過程中通常還伴有結晶、結垢和二次汙染等問題。
基於納米纖維的正滲透膜(eTFC-FO)作為一種滲透壓驅動的新型膜分離技術,具有水通量高、能耗低、膜汙染輕等優點。同時,納米纖維膜具有高孔隙率、貫穿孔道結構和膜厚度可控的特性,其作為eTFC-FO膜的基膜,能夠有效降低水在基膜中的傳質阻力和運行過程中的內濃差極化現象。因此,eTFC-FO膜有望應用於高鹽廢水(如脫硫廢水)的處理中。但納米纖維膜表面孔徑過大,不利於生成高選擇性的eTFC-FO膜表面活性層,因此其鹽截留率和運行穩定性較低,無法有效截留脫硫廢水中的可溶性鹽離子。
為實現脫硫廢水的高效處理,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鄭煜銘團隊先後製備了兩種eTFC-FO膜,並將其應用於脫硫廢水的實際處理。研究人員首先採用聚多巴胺(PDA)中間層改性策略。PDA中間層能夠有效降低納米纖維的表面孔徑,提升界面聚合過程中MPD單體在中間層中的吸收量,可製備出厚度低、交聯度高、缺陷率低的活性分離層。該策略製備的eTFC-FO膜可在FO運行模式下實現達~43.0 LMH的水通量和~97.0%的鹽離子截留率。但中間層對剩餘基膜沒有改性作用,剩餘基膜仍為高疏水性PVDF納米纖維,因此其PRO模式下的膜汙染嚴重,水通量下降巨大。
為解決PRO運行模式下的基膜汙染問題,研究人員進一步採用超親水納米纖維以提升基膜抗汙染性能,並結合聚多巴胺-氧化石墨烯(PDA-GO)在中間層和活性皮層同時改性的策略,以降低活性分離層在超親水基膜上的高缺陷率問題。該策略製備的eTFC-FO膜抗汙染性能獲得大幅提升,可實現在FO和PRO兩種模式下的穩定運行,其中PRO模式下的水通量達~64.0 LMH,所有鹽離子截留率均高於~98.0%。
相關研究成果分別以High performance electrospun thin-film composite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by tailoring polyamide active layer with polydopamine interlayer for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desalination和Super-hydrophilic nanofiber substrate supported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with less polyamide layer defects by polydopamine-graphene oxide modification for high salinity desulfurization wastewater desalination為題,發表在Desalination和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上。
論文連結:1、2
PDA中間層改性的eTFC-FO膜結構與性能示意簡圖
PDA-GO分別在eTFC-FO膜中間層和活性層改性的製備流程圖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院】,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