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古代酒器有哪些(圖文細說)
2023-07-05 07:26:03 1
古代酒器,指的是我國古代用於盛酒、溫酒、飲酒的各類器具的總稱。其包括尊、壺、爵、角、觥、彝、卣、罍、瓿、杯、卮、缶、豆、斝、盉等。關於這些酒器,大部分都有精美的圖案和各有特色的形狀。除了盛酒之外,當然還有其它功能。那麼,就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民族文化中一起了解一下吧。
1、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頸飾口沿外侈,每邊邊長為52.4釐米,其邊長几乎接近器身58.3釐米的高度。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肩、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尊腹即為羊的前胸,羊腿則附於圈足上,承擔著尊體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頸背部飾鱗紋,兩側飾有美麗的長冠鳳紋,圈足上是夔紋。
方尊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有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全體飾有細雷紋。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線合範處均設計成長稜脊,其作用是以此來掩蓋合範時可能產生的對合不正的紋飾,既掩蓋了合範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範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範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寧鄉,由於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其出土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
文化寓意: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羊成為青銅重器著力表現的對象,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先秦時期,人們對羊的個性有兩個歸納:善良知禮;外柔內剛。羊「跪乳」的習性,被視為善良知禮,甚至被後世演繹為孝敬父母的典範;外柔內剛也被引申出許多神聖的秉性,傳說的始祖皋陶敬羊,《詩經·召南》中也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的說法。
羊最通俗或民間化的象徵意義便是「吉祥」,至少從漢代開始,羊就與吉祥聯繫在一起,漢代瓦當、銅鏡等銘刻中多見「宜侯王大吉羊(祥)」銘文,吉祥有時直接寫成「吉羊」。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著力表現羊的青銅器,既保留了原始的圖騰崇拜,又有替代羊作為犧牲獻祭給神明的意思,同時還包含了對羊等家畜養殖興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後世關於羊的種種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