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這天應該吃點啥呢(這些事兒都是你必須知道的)
2023-07-22 11:55:10 1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0個節氣,也是標誌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按傳統曆法,小雪是十月的節氣,一般落在公曆11月22—23日,這時太陽黃經到達240°。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意思是說,由於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不再下雨了,雨後的彩虹也就看不見了;又因天空陽氣上升,地下陰氣下降,導致陰陽不交,天地不通;因此,天地閉塞,轉入嚴寒的冬天。
相關民俗
小雪是個降水類節氣。俗話說,節到小雪天下雪,小雪時節不耕地。小雪期間,田裡的農活已經不多了,人們就修補農具,做好牲畜的禦寒保暖工作,為來年開春做準備。不過,這時天氣還不算太冷,早晚上了凍,中午還能耕,有的農人就繼續給小麥澆水,做好小麥越冬工作。小雪的相關習俗大多與吃有關。這也好理解,因為馬上就要進入食物匱乏的冬季,因此必須做好越冬準備。
小雪習俗
1、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2、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3、曬魚乾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
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小雪養生小常識
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
小雪節氣是冬季開始的標誌,同時也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要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
全麥麵包、粗麵粉製品、穀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有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2、防寒保暖要做好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颳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遇受風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3、多喝水防內熱產生
小雪節氣多喝水也可防內熱產生,緩解口乾咽燥、便秘、皮膚乾燥等不適。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
4、早睡晚起,睡前泡腳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超過1點還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每晚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凍傷,並就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5、多食熱粥
小雪過後,在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以下食物: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腰果、芡實、山藥、慄子、核桃、黑芝麻、黑豆等。
小雪養生吃什麼
1、小雪吃什麼:蘿蔔
冬天天氣乾燥,多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對於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還是有好處的。膳食纖維含量高:蘿蔔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再加上蘿蔔中含有的芥子油,可以促進腸蠕動有助於通便。
2、小雪吃什麼:山楂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具有良好的健胃消食的作用,尤其對消肉食積滯作用明顯,冬天人們飲食普遍比較肥膩,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山楂的促消化功能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3、小雪吃什麼:紅糖
女人在冬季往往會手腳冰涼,又大多數不愛運動,所以適當的喝紅糖水是很好的選擇,能緩解涼意驅逐寒氣,使你的臉蛋紅潤光澤。使你在寒冷的冬天更添一分美麗。
4、小雪吃什麼:羊肉
冬季吃羊肉補血。冬天的時候多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冬季吃羊肉補氣。氣不通不暢者,多吃羊肉可以補氣,健身。羊肉性溫,冬天多吃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讓胃的運動更合理。脾虛者,飲食不好,而羊肉可健脾,吃後可調理,飲食會好轉。
5、小雪吃什麼:紅薯
紅薯含有一種特殊性能的維生素C和E,即只有紅薯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E,才會有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被破壞的特殊性能。其中維生素C能明顯增強人體對感冒等數種病毒的抵抗力,而維生素E則能延緩衰老。
6、小雪吃什麼:山藥
冬吃山藥大有益處,有「白色山藥勝人參」的說法。中醫認為其有補脾肺腎、益氣養陰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其營養價值十分高,裡面含有豐富的澱粉酶、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
另外,小雪時節還要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不僅可以補養腎氣、抵抗寒冷,還能夠潤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等。
來源:未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