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總票房排名(5天票房破3億110位明星助陣)
2023-07-22 10:42:54 1
《1921》上映5天後,票房達到了3億元,在一眾電影中脫穎而出,票房堪稱主旋律的天花板。
這部電影為什麼熱度這麼高?主要還是因為陣容強大、情節俏皮、推陳出新,拍出了年代感,也融入了很多與時俱進的現代元素。
每一分鐘你都會發現新出現的明星面孔,120分鐘的電影足足有110位明星出演,人均一分鐘。
電影伊始就是陳坤的一雙眼睛,一個眼神就勝過很多人。
一雙眼睛裡,你能看出很多東西:失望、憤恨、不屑,廠花還是原來的廠花,「眼技」從來沒輸過。
陳坤一出監獄看見冒雨前來的青年,浩浩蕩蕩的陣勢,他的眼神由錯愕變成欣喜,這是他圖謀多年,想要看見的青年啊!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有了他們,我們的未來才將將開始。
身著白裙、手捧玫瑰的倪妮從撒滿陽光的木臺階上走下來,黃軒看痴了。
烈焰紅唇、藍色旗袍裝扮的宋佳,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時代的韻味。
宋軼的腰真的是奪命的刀,她的旗袍造型比上海灘的任何女人都美。
劉詩詩青年版宋氏姐妹溫婉大方,很有大家風範。
鍾楚曦時髦得像阮玲玉一樣,活在當時的娛樂圈和時尚圈中。
朱一龍帥氣與英氣並重,可愛又高知。
王源版鄧先生更顯俏皮,一口四川話逗笑眾人。
袁泉版包租婆搞笑又心善。
《1921》裡仿佛裝進去了大半個娛樂圈,從三小隻這樣的青年演員到陳坤、李晨這樣中年層。
外加倪大紅這種老戲骨,讓人應接不暇。
100年前的進步青、中、老年們,散布在世界各地,像今天的明星一樣璀璨、耀眼。
敘述方式俏皮、反襯強烈而醒目《1921》能在一眾主旋律中一騎絕塵的另一個原因是:敘述方式非常俏皮,反襯格外強烈而醒目。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何叔衡帶著毛先生離開湖南,當時下雨天,59歲的何先生撐傘等毛澤東和楊開慧惜別。
大叔受不了年輕人的你儂我儂,故意提高嗓子:「不急啊!不急不急,還有6分鐘!」
毛先生聽了不好意思,趕緊跟著何叔衡走了,不料楊開慧遠遠地喊了一聲「潤之哥!」讓毛先生又紅了臉。
雨中,楊女士的紅色油紙傘,滿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的意境。
剛剛虐完何先生的他,猝不及防地在李先生家吃了一把「狗糧。」
同是湖南人的李請毛在家吃飯,毛先生剛想給李夾菜,卻不料黃軒把菜夾到倪妮碗裡了。
毛先生的筷子在空中停留了兩秒,尷尬地說:「李兄能這樣尊重婦女,實為我湖南男人之楷模。」
毛先生聽到陳先生想見他,高興地跳了起來,一旁的阿姨聽到了,問他:
「陳 獨 秀,是個女先生吧?不然你為什麼這麼高興?」
宋佳看到倪妮和黃軒的花前月下,酸酸地說:「李先生真是疼老婆,真浪漫!」
倪妮開玩笑:「雜誌才是李先生的老婆,我呢是有香味的空氣,看得見摸不著。」
電影中情侶和同志們的對話風趣幽默、俏皮中帶著甜蜜,讓主旋律不那麼沉悶。
這種俏皮的敘述方式,反倒形成一種強烈的反襯感。倪妮和黃軒的甜蜜;毛先生和楊女士的溫存;穿著旗袍的美人。
這些美好和溫柔讓衣不蔽體的民眾和後來楊女士、何先生們在槍炮下的犧牲顯得格外刺目。
國土淪喪,民族危如累卵,是不存在愛情的,民國愛情十有九悲,只有找到出路,才能讓後輩延續美好。
這種強烈的反襯就猶如毛澤東看到的上海十裡洋場,煙花漫天、外國人開心聚會,而他面對的是一個灰敗而冰冷的世界。
《1921》用了大量篇幅去描述先輩們年輕的時候找出路的心路歷程。
魯迅先生說:「世上本沒有路,走得人多了,才有了路。」
魯迅先生當年棄醫從文是為了救中國,魯迅先生在此之前,也曾迷茫,也曾尋找許久,何叔衡、毛澤東這樣的讀書人跟他一樣,有一段艱難的尋找過程。
他們一邊讀書、一邊找路。一開始,李先生以為,中國缺的是工業,於是他帶頭去抵制日 貨。
抵制日貨,他走在最前面,但是當他點燃火柴,準備燒貨的那一刻,他懵了。
他發現火柴竟然是日本製造,偌大的一個國家,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中國缺的不是工業,是火種。
黃軒站在窗邊,總能看見一個眼神明亮的孩子孩子是一種意象,年輕人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和火種。
少年強,則國強。於是,李達和魯迅一樣走上了一條喚醒少年的路。
他們在這條路上結識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這樣的有志讀書人。
何叔衡也覺得,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書是讀書人的命,是民族的希望。
讀書人如果不能抬頭做人,是何等悲哀,鬧革命是希望有一天能抬起頭,挺直腰杆,自由地看著這個世界。
建立自由、不受控制和壓迫的新中國,是當時年輕人覺醒的第一步,達成共識以後,他們就開始了實踐之路。
黃軒光著腳,站在屋頂上的那一幕,空氣裡都瀰漫著自由、舒展的氣氛,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清晨就去擁抱了新一天的太陽。
電影的中有一幕特別觸動我,就是看見煙花的毛澤東一直奮力奔跑,腦海裡是殷桃飾演的母親的面容。
他擺脫了嚴厲的父親、離開湖南老家,從農民到一代偉人,從把屈辱的煙花印在腦海裡到1949年天安門廣場上的54門禮炮齊鳴28響。
正如毛澤東的旁白所說:「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和國家,但我們可以選擇為了理想終身奮鬥!」
年輕人應該擺脫冷氣,有一份光,發少年是祖國的火種。100年後,再看當時的年輕人的理想和志氣,讓好多人覺得甚為慚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