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名稱來歷(廣西名字最複雜)
2023-07-22 03:01:13 3
一說玉林,你會腦裡會蹦出近年周期性上熱點的一個話題——玉林狗肉!沒錯,經過幾年的「大力宣傳」,這似乎已經成為坊間對玉林的一個印象,「夏至狗肉」也意外的成為玉林對外宣傳的一個要點,一張名片了!
一看這文章題目,你也許會蹦出兩字:瞎扯!「玉」字三橫一豎一點,就一個角度講,除了一,二,三,王,書寫容易度都可以說是排到前五了,「林」字雙木成林,也十分常用,剛出掃盲班的人都難不倒,這難在何處?
再看後半句,玉林的本名不叫玉林,那叫什麼?這故事講起來,就「一匹布咁長了」。
玉林,他應該叫鬰林!或都說,他的本名就叫鬰林!之所以改寫為玉林,那也是因為時代的無奈!當然了,今日之玉林,也並非完全是昔日之鬰林,中間的歷史變化相當多。
漢立天下,到武帝時,天南地北都基本定調,唯有嶺南之外,還有一個南越國,雖然南越國歸附漢朝,但卻做著一般王侯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那就是對漢稱王,對內卻依然稱帝。有著自己獨立的行政系統,有著一個獨立的國應有的一切,明顯就是山水緊密相連卻又是一個漢帝外國以外的獨立朝廷。
這也是武帝所不能真心容忍的,南越國三代之後,漢武帝正式發起平南越之戰,此戰謂之大手筆,漢軍五路伐南越,最後擒下第三代南越王趙建德,嶺南之地從此正式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版圖。
隨後,在原南越疆域內,把原來的桂林,象,南海三郡析分成九郡,即:南海、蒼梧、鬰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
鬰林作為一個地名正式出現了。當然了,漢時的鬰林是個很大的區域,其下又有十二縣:布山、安廣、阿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郡治布山縣。
當然了,這鬰林十二縣中,因為承於之前的桂林郡,所以引出很多話題,其中最多的就是郡治布山縣,秦代桂林郡布山縣和漢代鬰林郡布山縣之間的承繼關係,以前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也寫過一篇文章《桂平:秦·布山之爭,桂平 or 貴縣》講這個,這裡就不討論了。總之,現在是扯不清,理還亂。
鬰林的名字是怎麼產生的呢?《鬰林州志》講,秦漢時稱為鬰人所居之地,故以氏名郡,加上「鬰」字本身也有樹多的意思,所以鬰人所居之地多林,謂:鬰林。(這是被後世採用最多的資料,不過,現在另外有學者從地名的古語發音的角度分析,鬰林是因「彎曲的水」而得名,是以江河形態而得名的。即鬰水,今天的鬱江。)
自鬰林的名字出現以後,在後來數代中,也出現了很多帶有這個字的地名,如廣鬰,鬰平,這些都在這片區域上,所以說,「鬰」是一個很古老,很有歷史文化的字。
二千多年間,作為地名,鬰林所代表的行政區域歷經了數代變化,從大到小,漢時鬰林佔了現在大半個廣西,到1955年,也僅是廣西東南部的兩三個縣範圍而已了。在此過程中,他所在的郡治也隨之經歷三遷,從布山,到石南,再到現在的位置,都相去百十公裡。中間的變化故事非常多,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精彩,所以,「鬰林」和「玉林」不能望文生義,不能認為完全等同,其中的地域歷史還是有所區別的。
解放之後,各種原因,如難認,難寫之類,「鬰」簡化為「鬱」字,所以,「鬰林」也叫「鬱林」,就是這個原因,很多人就以為「鬰」和「鬱」就是繁體字與簡體字的區別,加上「鬰」字退出以後,「鬱」字也就大行其道,最終網上資料也是採用這個解釋。
正因種種原因,現在凡是提到玉林歷史的資料,很多都用「鬱林」這兩個字代替,畢竟「鬰」字很難寫,一般輸入法也沒有收錄這個字,慢慢的,「鬱」字的種種說法也就成為現在的公眾認知了。
正如現在很多的類似的錯誤,比如古詩中「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字,由(xia)改為(xie),「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由(ji)改為(qi),「鄉音無改鬢毛衰」中的「衰」,由(cuī)改為(shuāi)等等,因各種理由被改變的讀音,成為新一代公眾的認知了。
「鬱」字也一樣,如現在能看到的很多古籍中,就有大量的「鬱」字出現,並且也是一個古老的姓氏,說起來,出現時間也並不比「鬰」字晚,甚至還早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都出現了,這都是史可查的,所以,「鬱」字沒有所謂的繁體字。
相反,是因為「鬰」筆畫過多,不易識別,在當初找替代字時,找到同音的「鬱」字,畢竟,「鬱」字在當時來看,比較有文化內涵一點。
但到了1955年,有說因「鬱」與「玉」字同為「yù」音,且為多義詞,所以「鬱林」又改名為「玉林」,並使用至今!
「鬰」字現在已經劃為生僻字的範圍,很少被提起了,當初的改變從鬰林到鬱林,再到玉林,看起來只是地名的一字變化,但也是講述了一地之千年歷史。
回過頭來,看完這篇文章,關掉頁面,拿起筆,不知你能寫得出「鬰」字嗎?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自認不能,估計,你也不能,不信,你寫一下。
我在桂平,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給你講述這片土地更多的過往!
謝謝閱讀關注!
廣西歷史:差點一分為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地區行政劃區域分之歷史圖說
民國「廢府置縣」的行政區域歷史與廣西「市」級行政區的誕生
廣西歷史:清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一府二州二廳的區劃歷史
廣西歷史:明朝時期廣西布政司轄下十二府的區域歷史
廣西歷史:元朝時期廣西兩江道宣慰司十四路五州一司一府的區劃
廣西歷史:宋朝時期廣南西路的二府二十州三軍的行政區劃沿革歷史
廣西侗族之鄉——三江侗族自治縣行政歷史沿革(柳州)
廣西印在人民幣上的縣——陽朔縣鄉鎮行政區域歷史沿革(桂林)
廣西地勢最高的縣——資源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 (桂林)
廣西最新設立的縣級市——平果市的鄉鎮行政區域歷史沿革(百色)
廣西最大的縣——田林縣行政區歷史沿革(百色)
在廣東,廣西地界上划來划去的欽北防地區(欽州)
廣西歷史:一言難盡欽北防之二——明代的欽州古城(欽州)
廣西陸川縣鄉鎮行政區域歷史沿革(玉林)
只知石南雲吞美味,不知興業歷史輝煌!廣西玉林興業的前世與今生(玉林)
廣西藤縣本地鄉鎮的歷史沿革(梧州)
廣西最小的縣——蒙山縣歷史中的」鄉裡「行政區地理劃分(梧州)
廣西武宣歷史中的行政區地理劃分(來賓)
廣西貴港本地鄉鎮的歷史沿革(貴港)
廣西平南本地鄉鎮的歷史沿革(貴港)
廣西桂平本地鄉鎮的行政區域劃分歷史(貴港)
你知道雲南的廣西府,雲南的南寧縣嗎?
廣西人文:你家上幾代是不是柳州人?來,讀一讀再說!
廣西人文:宜州本地史書中記載的劉三姐的故事,出乎你的意料
新解歷史謎題:大明「最後的長城」薊遼督師——袁崇煥出生地之爭
廣西解放後被拆劃給廣東的縣——懷集縣的行政沿革演變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一)——宜北縣行政區域歷史(河池)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二)——田西縣行政區域歷史(百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三)——遷江縣行政區域歷史(來賓)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四)——永淳縣一分為三的行政區域歷史(南寧)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雷平縣行政區域歷史(崇左)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五)——(崇左·大新)改土歸流話雷平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六)——桂林·義寧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七)——柳州·榴江縣的行政區域歷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八)——廣西第一個解放的縣:少為人知的平治縣(百色·平果)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九)——(崇左)同正縣的「改土歸流」史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廣西最民族的地區之一——(崇左)崇善縣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一)——天河縣(河池·羅城縣境)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二——一拆為二話融縣(柳州·融水融安)
廣西解放後被撤併的縣十三——三黃雞之都的沿革歷史(賀州信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