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必備18個技巧(如何走出惡補式旅遊)
2023-07-21 23:10:23 2
旅遊必備18個技巧?本報特約評論員今日社評,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旅遊必備18個技巧?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旅遊必備18個技巧
本報特約評論員
今日社評
隨著暑期結束,攜娃出遊的家長已陸續回到家中,但暑期旅遊遭遇的種種窘境卻依然記憶猶新。據報導,暑期學生旅遊帶動家庭出行,致使許多地方的熱點景區紛紛「爆棚」,酒店漲價入住難,飛機高鐵一票難求,扎堆休假讓「休閒遊」變「受累遊」,假期「惡補式旅遊」讓不少家庭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
不少家長和孩子的暑假變成了「暑假遊」,有的是「研學遊」,有的是「親子遊」,各種旅遊人群疊加之後,旅遊成本與旅遊質量可想而知。對一些家庭來說,「暑假遊」變成了「高價遊」「受累遊」,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多年,由于越來越多家庭重視孩子的假期出遊,「惡補式旅遊」呈持續增多之勢。
所謂「惡補式旅遊」,是說孩子平時沒有機會出遊,家長趁著寒暑假帶孩子進行「惡補」。正如很多「惡補」的效果都不大好,一則讓孩子身心疲憊,二則孩子未必能「消化」,「惡補式旅遊」雖然讓孩子集中遊覽了很多景區,但有多少「詩和遠方」最終能刻進孩子的記憶裡?
假期「惡補式旅遊」充滿了無奈,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如此。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全國或全省(全市)統一安排學生假期的放假制度,除寒暑假外,沒有多少長假可以供孩子們較長時間出遊,所以,孩子只能選擇在寒暑假集中出遊,家長也只能在寒暑假「陪遊」。
雖然國慶和春節7天長假也為孩子們出遊提供了機會,但由於大多數人同時休假,出遊更加擁堵,不少孩子只能無奈地宅在家裡。其他法定假日長則三四天,短則一天時間,難以讓孩子們暢快旅遊,畢竟旅遊需要比較充分的時間安排,否則就是走馬觀花,實際意義會打折扣。
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鼓勵高校和中小學調休、增加春假,給學生增加出遊機會。不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落實效果不理想,這主要是因為學校為了趕進度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在教學安排上沒有預留春假。有的學校領導不敢自作主張放春假,被動等待政府和教育部門出臺政策,導致春假遙遙無期。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在不少地方和單位,尤其是在一些非公企業單位,帶薪休假制度落實效果不夠理想。即使有的學校放春假,孩子也無法出遊,因為家長難以帶薪休假陪同。當家長不能請假陪孩子出遊,春假也就難以變成「春假遊」。
綜合而言,「惡補式旅遊」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既與春假難以落地有關,也與帶薪休假制度實施不力有關;既與教育部門和學校有關,也與用人單位特別是企業單位有關。當然,一些學校和用人單位可能也有自己的無奈,比如學校沒有獲得正式授權,企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這些具體因素也需要具體考量。
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其中提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單位與職工結合工作安排和個人需要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錯峰休假。認真落實這一政策,做好進一步制度安排,制定相關實施細則,讓學生假與職工假有機結合,當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惡補式旅遊」之累。
有學校負責人建議,從暑假和寒假中掐頭去尾各拿出5天,分別設立春假和秋假。這個建議值得認真考慮。如果學生一年中能夠增加兩次中長假出遊機會,暑假「惡補」大約就沒有必要了。如果春假和秋假正式納入休假制度,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嚴格落實,同時家長在落實帶薪休假上要有更大話語權,學生假和職工假就能結合起來,走出「惡補式旅遊」的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