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歷史悠久的文房四寶
2023-07-22 00:26:52 3
「文房四寶」古代是指筆、墨、紙、硯。他們是古代詩人抒情畫意的必備品,當代也還是有人熱愛著毛筆字寫作。好的毛筆價格不菲。那麼,文房四寶的來源你知道嗎?想知道的話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漢族文化吧!
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宣城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婺源(原屬安徽徽州府,現屬於江西)龍尾硯。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現安徽歙縣)、宣紙(現安徽省涇縣,涇縣古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洮硯(現甘肅省卓尼縣)、端硯(現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歙硯(現安徽歙縣)。宣城市是全國唯一的「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
成語
【釋義】:指毛筆、黑墨、宣紙、硯臺。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筆、墨、紙、硯。
【示例】:「天子被逼不過,只得命取紙筆。婢子隨即捧過文房四寶。」(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典出】:「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宋·梅堯臣《再和潘歙州紙硯》)
【擴展】:舊時對紙、墨、筆、硯四種文具的統稱。硯臺,別名潤色先生,文房四寶中能傳世最久的一寶。文房謂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文房四譜》,一名《文房四寶譜》,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這些文具,製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製品和藝人。如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紙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紙,歙縣(原徽州府治)的徽墨,浙江吳興(原為湖州府治)的湖筆,安徽涇縣(原屬寧國府,產筆以府治宣城為名)的宣筆,廣東高要(原為肇慶府治,古名端州)的端硯,以及與端硯齊名的有甘肅省的洮硯、歙縣(原歙州府治)的歙硯。
辭源
「文房四寶」指紙、墨、筆、硯四類書畫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識。但「文房四寶」一辭源自何者?源起何時?卻尚有未盡之解。比如《辭海》「文房四寶」辭目的說法,便是如此:「舊時對紙、墨、筆、硯四種文具的統稱。文房謂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文房四譜》,一名《文房四寶譜》,敘述這四種文具的品類和故實等。」
《辭海》說法的模糊之處在於:「一名《文房四寶譜》」的作者是誰?是另有他人?還是蘇易簡(958—997年)本人?如果是蘇本人,那麼「文房四寶」一辭就當是蘇易簡提出的。但像《叢書集成》等收錄蘇易簡著作的各種文獻中,皆以《文房四譜》為書名,而未見註明《文房四寶譜》作者為蘇易簡者。也就是說,「文房四寶」一辭與蘇易簡的著作名稱,並無直接的原詞轉用關係。
蘇易簡不是「文房四寶」一辭的直接發明者,這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為蘇易簡《文房四譜》一書做提要時有所記載:「《宋史》本傳但稱文房四譜,與此本同。尤袤《遂初堂書目》作《文房四寶譜》,又有《續文房四寶譜》。考洪邁《歙硯說跋》,稱揭蘇氏文房譜於四寶堂,當由是而俗呼四寶,因增入書名,後來病其不雅,又改題耳。」
《四庫》提到的洪邁(1123-1202年)和尤袤(1127-1194年)生卒年代相近,但都晚於蘇易簡,二者與「文房四寶」一辭似乎都有關係。其中《四庫》在為洪邁題跋《歙硯說》等書目的提要中,更詳細地談到了上述「揭蘇氏文房譜於四寶堂」的人,是洪邁的哥哥洪适(1117-1184年)。換言之,《四庫》是說蘇易簡原著《文房四譜》本無他名,是因為洪适曾經把它揭示於徽州的四寶堂,才有人用「四寶」這種俗稱稱它為《文房四寶譜》的。因此,同為一個時期的尤袤在做《遂初堂書目》時,這才把俗稱的《文房四寶譜》等收錄了進來,也未可知。
然而問題到這裡並沒有解決,因為實際上,在比洪适早出生一百多年的蘇易簡生活的北宋時期,社會上已在普遍使用「文房四寶」一辭了。如詩人梅堯臣(1002-1060年)早就寫有「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愛君與予」的詩句。
由此可見,「文房四寶」一辭的來源,儘管與蘇易簡著作名稱沒有直接關係,《四庫》所記得名於洪适的說法也經不起年代差的考實,但至少在北宋時期,社會上已廣泛使用了這一詞彙,當無問題。到再晚一些的南宋初年,陸遊(1125-1210年),甚至還把「文房四寶」叫做「文房四士」:「水復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獨相依」。但是不知為什麼,被陸遊入題入詩、稱之頌之的「文房四士」一辭,卻沒有像「文房四寶」那樣流行並流傳下來。這大概與後者出現和使用的年代較早,更傳神地表達了紙、墨、筆、硯在書房中的地位,已被社會廣泛接受的緣故有關。
可能你也喜歡:
回族清真寺的特點及作用
回族地域文化:民歌花兒
回族民間文學的來源及歷史
回族的語言:小兒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