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觀後感作文
2023-07-29 08:54:43
導語:秦始皇,名贏政(前259~前210),秦莊襄王之子,莊襄王死後繼秦王位,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稱始皇帝,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終年49歲。葬於酈邑(今陝西省臨潼縣東北25裡處)。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秦始皇觀後感作文,歡迎閱讀!
秦始皇觀後感篇一
我一直不願意評價一個人。因為在我看來,對於每一個頭腦清醒的正常人來說,他們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定有自己與他人不同的觀點及目的。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這次是個例外,在讀完由張分田編著的《秦始皇傳》之後,我從自己的思維角度出發,深刻的思考了秦始皇為何能在短短的實際執政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上承千年,下啟千年。吞滅六國,締造秦朝,結束了數百年來「天下共主」名存實亡的政治局面。第一次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大帝國。而又在他死後不久,又出現了第一次皇權變異,爆發了第一次庶民革命,從而導致第一次大帝國的覆滅。在我看來,這些「第一」或多或少都歸因於秦始皇。
自古以來,人們對秦始皇的是與非、善與惡、功與過的態度褒貶不一,一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在這裡,我暫且不論別人是怎麼看待秦始皇的。我只想談一談自己對秦始皇的認識。
他的身世,在這個世界上,可能除了呂不韋與趙姬清楚之外,我們無從得知。幼年的他,物質生活還是相當富裕的,但生活的複雜多變,他的經歷自然驚濤駭浪,險些喪命於襁褓之中。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十二歲便繼承了秦國王位,二十一歲親政。親政後不長的時間裡,基本上掃除了秦國內部的政亂,從而一步步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可見秦始皇確實是一代梟雄,其肯定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在當時的七國國君中,必然是一個明君。因為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成就帝業者,必有霸王之佐,輔成霸業者,必有王佐之才」所以,要想在當時七國混亂的局面下獲得一大批賢能之才,並非一件容易之事。但,秦始皇做到了。在他的身邊,由一大批軍政素質極高的王霸之佐和善戰之將。。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人的諫言及誓死效命,秦始皇會取得「千古一帝」這個稱號嗎?顯然不可能。但為何他能獲得這些人的忠心耿耿呢,這就必然得從他當時的政治遠見及賢能程度來考慮。可見他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確實在人格上有所魅力。我們現在大部分對秦始皇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對群臣是亂殺無辜。但是,我們好好想想,如果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對群臣都是亂殺無辜,那麼還有誰敢去為秦始皇死心塌地的去效命呢?事實上,當時的秦始皇實行的一條律法就是「諫者不誅」因此,秦始皇便擁有了像王翦父子,蒙氏祖孫等賢將誓死為他效命。從而便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毫無挑剔的完成了歷史所賦予他的使命。由此在世界史,中國古代文明史,中國政治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工程史等諸多方面名垂千古,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類似影響的人物屈指可數,而在中國古代史上則堪稱獨一無二。真不愧「千古一帝」
人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績後,有些驕傲肯定是難以避免的,更何況這麼多榮耀一下子蜂擁而來,秦始皇未免也有些受不了。他開始了封禪,尋求仙藥,焚書坑儒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相繼發生,因此使得戰後國基並不穩固的秦朝再一次遭到創傷,於是在他死後不久,又加上一系列朝內政亂,使得秦朝轉眼間覆滅。從當時秦始皇一系列的暴政來看,秦始皇,確實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從而表現出了他暴虐的一面。
但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毛澤東這位偉大的人物,不也有秦始皇如此的經歷嗎?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中國的發展不也在很大程度上被阻礙嗎?所以在我看來,秦始皇不愧為「千古一帝」。至於有人用「暴虐」一詞將秦始皇一句罵倒的觀點,我絕不贊同。
再對比一下唐太宗與秦始皇,總結最後的一個結論:若想在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必須得勝不要太驕,時刻保持一顆冷靜的看待問題的頭腦。
秦始皇陵觀後感篇二
坐在教室裡,在昏暗的燈光下,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世界遺產在中國》之秦始皇陵,其實在這之前我就知道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然而當我看到紀錄片上浩浩蕩蕩的兵馬俑,看到秦始皇為自己打造的地下王國軍隊,我還是深深的震撼了。
考古學家首先挖掘出的是兵馬俑,在坑中有眾多的兵俑,它們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所有陶俑面目無一雷同。而且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陶俑不但仔細塑造出發紋、指甲,甚至連不為人們注意的鞋底的針腳、鎧甲的編綴方式、掌面上的生命線都一一刻劃出來。這不得不讓人們讚嘆兩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不得不對他們油然而生敬意。
兵馬俑的出土讓現代的人們看到了秦始皇當年是憑藉一支怎樣的軍隊徵服了其他六國,而且讓人們窺測到了秦始皇正是利用怎樣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和劃時代的軍事戰略、戰術思想血蕩中原、席捲天下、統一了中國。
除了對陵墓的驚嘆之外,我更加傷感的是創建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會動用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會是多少人死在這項浩大工程裡。據說當時的百姓一家的全部勞力被抓去修建陵墓,有的人甚至一生就是在陵墓裡度過的,到死也沒出去過。他的修建持續39年之久,耗用民工70萬,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而且當時秦朝的法律規定,一個男子一生須為國家服役兩次,其中一次為「正卒」,每次一年,正卒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地方治安,說是內務部隊。另一次是「戍卒」,即邊防軍(陳勝吳廣去漁陽的時候身份就是戍卒)。除此之外,17-60歲的男子每年還要在本縣或本郡為國家服務或參加軍事訓練一個月,叫「更卒」或者相當於民兵。可以看出當時家庭裡根本沒有勞力,
那試問一個沒有勞力的家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那整個社會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想而知。整個社會是民不聊生的狀態,人們生活極具困難,也正應為這樣才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
秦始皇陵是人類的精神寶庫,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比起這個,當時人民所遭受苦難或許是人們更加銘記於心的東西,更加割捨不掉的悲傷和同情。
秦始皇兵馬俑觀後感篇三
西安,一個凝聚華夏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這裡,曾是十三朝都會,藍田遺蹟在這裡,半坡文化在這裡,烽火戲諸侯這裡,這裡更留下秦始皇兵馬俑統一天下豐功偉績的歷史足跡,秦始皇兵馬俑觀後感。"一支埋在地下兩千年的軍隊/正雄赳赳地復活在不遠處/準備你去看"。抱著美好的憧憬,我來到西安,跟團到了臨潼,來看這個曾經橫掃六國的精銳部隊。
只進入一號俑坑的展示大廳,我眼前豁然開朗象牙海岸特價機票,一排排安靜、威武、嚴肅的兵馬俑盡收眼底。我不禁一個個細細觀看欣賞起來,將軍俑和武士俑甚是氣宇軒昂。導遊的講解道這是一個長230米,寬62米東西方向坑,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馭手一名,車士兩名。
看著這些兵馬俑如同真人一樣,神態各異又形神兼備;連身邊的戰馬也塑造得栩栩如生。整個場面陣容鼎盛,軍威雄壯,像是出徵之前接受人們的檢閱。
我不禁陷入深思:秦始皇的殘暴給當時的百姓帶來多少苦難,卻給後人留下了兩千年前的文明見證。何謂進化,何謂退化,人類歷史真是呈螺旋狀上升嗎?浪花淘金多少英雄人物,付諸笑談中!"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短暫的生命裡,我們在這片生長不足一百年的土地上是否也該留下什麼?說不盡活著的意義。
離開臨潼之前,懷著不舍的心情回頭在望秦始皇兵馬俑模里西斯特價機票,在清風的伴奏下,在藍天的映襯下,寫著"西安康輝旅行社明德門旅遊公司"大字的紅色旗幟似乎在曼舞中熱情地宣告離別,而唯有秦始皇兵馬俑依然如古時一樣,嚴肅而剛硬,迎來了,卻又送走了一撥又一撥的遊客。
[秦始皇觀後感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