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紀錄片鑑史問廉觀後感
2023-07-29 02:19:03 3
【篇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清和濁常常成為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清濁之辨》通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展示在歷史上的轉折點上清官能臣和貪官亂臣不同的人生軌跡,剖析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向觀眾講述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價值追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觀看了《清濁之辨》,感觸頗深。通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告訴人們什麼是清,什麼是濁,在清與濁、正與邪之間到底該作出什麼樣的抉擇?
清和濁常常形容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邪不壓正,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中,腐敗從來都是被唾棄和否定的對象。
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僅決定於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是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清廉、幹部清正」,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幹部清正」守住自己的節操。同時加強制度建設,真正「把權利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這樣才能達到政治清明、國家安寧、和諧向上的治國目的。
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做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的工作內容是平凡的、普通的,我們既是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和執行者,又是直接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群眾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者和實踐者,基層工作做得好不好,會直接關係到社會的穩定。每天我們與群眾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需要我們為群眾辦事公正、公平,以銅為鏡,可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篇二】
近日,在市級機關「5•10」思廉日活動中,觀看了廉政紀錄片《鑑史問廉》,紀錄片包含「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辯」、「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八個方面內容,在當前從中央到地方重拳懲治腐敗,強勢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鑑史問廉》更加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給予我們更多的警示與告誡。
《鑑史問廉》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揭示廉則興、貪則衰的治國之道,弘揚不畏強權、公正執法的優良傳統,樹立激濁揚清、追求正義的價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道德人格。尤其是在審計一線的審計幹部,在各種誘惑面前要把好自己的關,在行使權力時,堅定信念,錘鍊意志,增強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動搖,大是大非不糊塗,黨性原則不喪失,抵禦利益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
一是審計幹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強化大局意識。20xx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時,提到「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審計幹部作為國家利益的「捍衛者」、公共資金的「守護者」、反腐敗的「利劍」、權力運行的「緊箍咒」,就要做「三嚴三實」的帶頭人。審計幹部要堅守「清正廉明」的政治生命線,堅守審計人「廉潔從審」的底線。強化廉潔奉公的做人原則與道德操守,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堅持「吾日三省吾身」,不斷進行自我反省,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火牆,樹立清正廉潔的審計形象,在本職崗位上作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審計業績。
二是審計幹部要常思為民情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各級審計幹部要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為使命,忠誠履職盡責。強化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利益觀,堅持執審為民、依法審計、廉潔審計,自覺遵守審計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和各項審計紀律,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切實把各項制度轉化為審計行為規範。
三是審計幹部要常懷淡泊之心,堅定理想信念。審計幹部帶頭嚴守清正廉潔,要常懷淡泊之心。各級審計幹部要堅守思想堤壩,做到誘惑不移民志,權重不變公僕心。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慎始、慎微、慎獨,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純潔社交圈、淨化生活圈、規矩工作圈、管住活動圈,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不為人情所擾,永葆廉潔從審的本色。各級審計幹部要不斷錘鍊黨性修養、政治修養、品德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常修為政之德,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使命感,切實反對「四風」,改進作風,把個人追求融入黨的事業和審計事業之中。
總之,通過這次觀看《鑑史問廉》活動,可以說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一個震撼,在認識上有一個提高,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審計幹部,立足本職,恪盡職守,常懷「居安思危」之心,讓廉政之花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