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及確認與計量口訣(會計基礎-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2023-07-29 19:11:54 4
會計要素及確認與計量口訣?第四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會計要素及確認與計量口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會計要素及確認與計量口訣
第四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反映企業的 財務狀況 (與 資產負債表 有關) | 反映企業的 經營成果 (與 利潤表 有關) |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 收入 -費用 =利潤 |
一、會計要素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一)資產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特徵 | 1. 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有用 ) 2. 資產應為企業 擁有 或者 控制 的資源; 3. 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
確認 條件 | 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 需要符合 資產的定義,並 同時滿足 以下 兩個條件: 1. 與該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 很可能 流入企業; 2. 該資源的成本或者價值 能夠可靠計量 。( 貨幣計量 ) |
其中:
結果的可能性 | 對應的概念區間 |
1. 基本確定 | 95% < X< 100% |
2. 很可能 | 50% < X≤ 95% |
3. 可能 | 5% < X≤ 50% |
4. 極小可能 | 0 < X≤ 5% |
【特別提示】
① 如果某一項目預期 不能給 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那麼就 不能將其確認為 企業的資產。
② 前期已經確認為 資產的項目,如果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也 不應確認為 企業的資產。
③ 企業 預期在未來發生的 交易或者事項 不形成 資產。
(二)負債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貸:預計負債 | |
特徵 | 1. 負債是企業承擔的 現時義務 ; 2. 負債的清償預期會 導致經濟利益流出 企業; ( 現金 、 實物資產 、 提供勞務 、 轉為資本 等) 3. 負債是由企業 過去的 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
確認 條件 | 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 需要符合 負債的定義,並 同時滿足 以下 兩個條件: 1. 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 很可能 流出企業; 2. 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 能夠可靠地計量 。 |
【特別提示】
企業將在 未來發生的 承諾、籤訂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項, 不形成 負債。
(三)所有者權益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1. 所有者權益的相關內容
含義 | 所有者權益: 是指企業資產 扣除 負債後, 由所有者享有的 剩餘權益 。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 股東權益 。 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 |
來源 |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 直接計入 所有者權益的 利得和損失 ( 其他綜 合收益 )、 留存收益 等。 |
內容 | 實收資本 (或 股本 )、 資本公積 (含 資本溢價 或 股本溢價 、 其他資本公積 )、 其他綜合收益 、 盈餘公積 、 未分配利潤 等。 |
確認 條件 | 所有者權益的確認 主要依賴於 其他會計要素, 尤其是 資產 和 負債 的確認;所有者權益金額的確認 也主要取決於 資產和負債的計量。 |
2. 利得和損失的相關內容
含義 | 利得: 是指由企業 非日常活動 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 有者 投入資本無關 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 是指由企業 非日常活動 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 所有者 分配利潤無關的 經濟利益的流出。 |
處理 原則 | 1. 利得 或 損失 分別計入 所有者權益 ( 其他綜合收益 )和 當期損益 ( 營業外收入 或 營業外支出 等) 2. 直接計入 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主要包括: ( 1)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 動額 ( 2)現金流量套期中套期工具公允價值變動額( 有效套期部分 )等 |
【補充例題 • 多選題】( 2014年)
下列交易事項中,能夠引起資產和所有者權益 同時發生 增減變動的有( )。
A. 分配股票股利
B. 接受現金捐贈
C. 財產清查中固定資產盤盈
D. 以銀行存款支付原材料採購價款 【答案】 BC
【解析】選項 A,屬於所有者權益內部結轉,不影響資產;選項 D,屬於資產內部增減變動, 不影響所有者權益。
(四)收入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定義 | 收入: 是指企業在 日常活動中 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 增加的 、 與所有者 投入資本無關 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對照 「 利得 」 定義 ) |
特徵 | 1. 收入是企業在 日常活動中 形成的; 2. 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 該流入 不包括 所有者投入的資 本; 3. 收入會導致 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 |
確認 條件 | 總原則: 收入應當在企業 履行了 合同中的 履約義務 ,即 客戶取得 相關商品或服務 控制權 時確認。 其中: 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 是指能夠 主導 該商品的使用並從中 獲得 幾乎 全部的經濟利益。 |
(五)費用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含義 | 費用: 是指企業在 日常活動中 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 有者 分配利潤無關 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對照 「 損失 」 定義 ) |
特徵 | 1. 費用是企業在 日常活動中 形成的; 2. 費用是與 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 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3. 費用會導致 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 |
確認 條件 | 費用的確認除 符合 費用的定義外,至少應當 同時滿足 以下條件: 1. 與費用相關的經濟利益應當 很可能 流出企業; 2. 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結果 會導致 資產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 3. 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 可靠地計量 。 |
(六)利潤的定義及其確認條件
含義 |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 經營成果 。 |
來源 構成 | 利潤包括 收入減去費用 後的淨額、 直接計入 當期利潤的 利得 和 損失 等。 |
確認 條件 | 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於 收入 和 費用 以及 利得 和 損失 的確認,其 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收入、費用、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
二、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及其應用原則
(一)會計要素計量屬性(屬於 會計政策 )
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 歷史成本 、 重置成本 、 可變現淨值 、 現值 和 公允價值 等。
1. 歷史成本( 實際成本 ): 強調當時 ( 購買時 或 合同金額 )
2. 重置成本( 現行成本 ): 強調現在
3. 可變現淨值: 倒推
4. 現值: 強調未來
5. 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 計量日 發生的 有序交易 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轉移一項 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即 脫手價格 。
(二)各種計量屬性之間的關係
1. 歷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 過去的價值 ;
2. 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通常反映的是資產或者負債的 現時成本 或者 現時 價值 ,是與歷史成本相對應的計量屬性。
(三)計量屬性的應用原則
1. 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採用 歷史成本 。
2. 在某些情況下,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財務報告目標,企業會計準則允許採用重置成本、 可變現淨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如果 這些金額 無法取得 或者 可靠地計量 的,則 不允許採用 其他計量屬性。
第五節 財務報告(略)
本章小結
1. 理解會計的基本概念、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2. 理解會計要素的概念、確認與計量原則。
3. 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