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鄉觀後感影評
2023-07-29 05:13:13
"TheAncientOnessaidthaJaujawasamythologicallandofabundanceandhappiness.Manyexpeditionstriedtofindtheplacetoverifythis.Withtime,thelegendgrewdisproportionately.Peoplewereundoubtedlyexaggerating,astheyusuallydo.
Theonlythingthatisknownforcertainisthatallwhotriedtofindthisearthlyparadisegotlostontheway."
這是影片開頭,對Jauja作出的釋義。豐碩富饒的幸福之地,很容易讓我聯想到Canaan,那個流著奶與蜜的神佑之境。然而縱觀全篇,未曾有一處體現出「豐饒」這個詞。荒蕪而乾旱的沙漠,永遠在路上的補給,有怪異味道的水,一切都呈現出一種乾癟、短缺、不安定的流浪氣息。
那麼到底豐饒在何處呢?
粗鄙的下等軍官覬覦著Ingeborg,Ingeborg憧憬著年輕的兵士並與其私奔,Dinesen不知疲倦地尋找著女兒。
Pittaluga,那個被Dinesen稱為filthydog的人,卻說了一句這樣的話:「Butonemustembraceanideaandpushaheadwithit.That'swhatsetsusapartfromthecoconutheads.」Coconutheads應該是指那些只會殺人嗜血的土著吧。
我們最終會知道,心有所執,心有所歸,才能豐盛,才得富饒。
可是,儘管我們都曾固執熱烈地追求我們內心所向,但通常是沒有結果的。就如同影片開頭所言,那些執著於追尋真實的安樂鄉的人,最終都迷失了。
發了瘋的Zuluaga消失在無盡的沙漠之中,而曾經的他是個disciplinedmilitaryman;跟著兵士私奔的Ingeborg不知所蹤;Dinesen的身影漸行漸遠,直到隱沒在茫茫荒原之中。
第78分鐘響起吉他聲的時候嚇了一大跳,然後恍然發現前78分鐘竟然沒有配樂。看到有別的影評猜測是經費原因,此片配樂顯得十分簡單,甚至簡陋,但我覺得不然。
看阿隆索的片子感受最多的就是兩個詞:懷鄉與孤獨。世界盡頭裡的伐木工,利物浦裡的水手,無一例外都表現出了一種孤獨的人生常態,而這種常態有時帶有些許的極端和反轉性。Jauja也是如此。草木搖晃發出的沙沙聲,深夜沙漠上烈烈的風聲,柴火燃燒的噼啪聲,大雨降下的滂沱聲......自然的聲音本身就是極佳的配樂,單一,永恆,混雜著語焉不詳的絕望。
畫面和鏡頭更是讓我驚喜不已。阿隆索運用了大量的景深長鏡頭,讓整部電影猶如一出舞臺劇,人物進入視線,靠近,遠,直至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不斷追尋著的人們猶如過眼塵埃,唯有那些蠻荒、原始的阿根廷的沙漠與草原亙古不變。畫面比例和清新的調色也讓片子帶著一種懷舊感。
內心最受敲打的大概就是看到Dinesen跪在荒漠之中,頭半垂的那個鏡頭的時候了。充滿了無助、困惑,似像命運妥協,又尚存幾絲不甘。他內心大概也知道,在茫茫沙漠裡要找到一個人,幾近天方夜譚。所以在那重複著的"Whatisitthatmakesalifefunctionandmoveforward?"的問句後,他回答"Idon'tknow."但他隨即又站起來,繼續向遠方走。
-Butonemustembraceanideaandpushaheadwithit.That'swhatsetsusapartfromthecoconutheads.
-Whatisitthatmakesalifefunctionandmoveforward?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縱然前路未卜,縱然結局無果,我們仍需用一生完成一場沒有答案的旅程,為了我們心裡的那個Idea。我們別無選擇。
影片的最後,Ingeborg從床上醒來,房間裡有多柱暖氣片,推測年代大概是20世紀30年代後。老僕人稱她Viilbj?rk,是演員本身的名字。她擁有了幾隻狗,但身邊沒有父親。她在樹林裡撿到了那個當初自己珍視的土著木偶,然後把它扔進了池塘裡。苔蘚早已爬滿了巖石。
滄海桑田,鬥轉星移。似一場大夢,又如同一次時空錯位。
內心升起一種平靜的悵然若失。
Allwasl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