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美術館觀後感

2023-07-29 06:41:13

  中國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它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美術館觀後感,歡迎閱讀。

  (一)中國美術館觀後感

  今天,老師帶我們參觀美術館。步入美術館的第一秒起,那場面舊深深震撼著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金髮的、黑髮的、棕發的;藍眼珠的、綠眼珠的、縱眼珠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簡直像「人種展覽會」。

  高大的隔板把整個美術館分割成不同的區域,抬頭望見那極富有藝術美感的燈,使我覺得好像走在時空通道中。

  我眨巴著眼,嘴巴張成「O」字形:不愧是美術館,真是氣派啊!可又不得我多看,同學們已經把我拉進了展區。

  哇!我突然發現原來不但人多,而且人們看畫姿態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弓著身子,把腦袋湊近畫作,仔細地看,好似在批閱重要的文件;有的人則相反,離他們要看的畫有一段距離——他們看畫不是很在意小細節,而是在意整幅畫的效果。而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麼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唉,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不管怎麼說,寬闊的展廳、別致的裝飾以及參觀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觀的同時還提高了我對藝術的興趣,以後假如你多出一張美術館的票,可別忘了通知我,我一定會去!

  (二)中國美術館觀後感

  美術館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許多名畫全在此展出,由此引來了很多的中外遊客。

  剛剛進門,一堆抽象畫撲入眼帘,抽象畫說來也奇,看著人不像人,樹不像樹,可走近一賞也卻別有一番情趣。

  我們繼續往裡走,那是應天齊老師的作品,他的畫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有的平淡無奇,有的波濤洶湧,有的則栩栩如生,而的卻熱情奔放。一進他的展廳,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無論是栩栩如生的「文明」,還是平淡無奇「竹簾」,全都讓人感到瞠目結舌,大廳中間,一塊「金磚」極為醒目,據說這「金磚」是為了紀念西遞老城而製作的,磚上刻有「西遞」二字,這是一位老人家贈給應天齊的,贈後卻去世了,應天齊就把這塊磚當模子,製作了一塊一模一樣的「金磚」。旁邊的牆上掛了三幅單色調的油墨畫「厚黑」、「無極」、「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別多的油墨為人們展現出十分立體的藝術,走近細品會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濤洶湧;「無極」則是純白色的,它則讓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卻有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它以紅色色調為主,使人感到充滿希望。

  再往裡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畫作品,他是悲憤畫神,老人家出生於1915年,2006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畫是「禁鳴」,這幅畫是一頭肥碩的貓頭鷹用力咬住一隻瘦小的公雞,不讓它打鳴,這幅畫反應了文革時期社會的黑暗與**,文化知識分子們就是這隻瘦小的公雞,沒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還有「自嘲」、「破爐」、「血膩魚肥」等作品非常有名,這真是「悲憤畫神」呀!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長了知識,而且還讓我看到了悲憤畫神廖冰兄,還讓我見識到了用油墨感動世界的應天齊老師,這次參觀收穫不小呀!

  (三)中國美術館觀後感

  昨天下午,爸爸媽媽帶著我,參觀了美術館「人與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進入展廳大門,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龍給吸引住了,體長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門溪龍,而旁邊只有1米出頭的鸚鵡嘴尤其顯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後肢和靈巧的前肢讓人覺得家裡的小寵物一樣。

  據展區的阿姨介紹,馬門溪龍以植物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縣發掘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動物,它四足行走,身體笨重,行動遲緩,估計體重達60多噸,生活在1億6千萬年的早期。

  一旁的鸚鵡嘴龍是角龍中最為原始的型類,是後來長角角龍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發現的鸚鵡嘴龍個體長超過2米的很少,身體都比較輕巧,並且前肢明顯短於後肢,主要依靠後肢來走路,牙齒平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不點」。

  走進右邊的三號展廳,這裡有7條大大小小的恐龍,此外,值得一看的還有一旁的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覽區,展區陳列著72件人體各器官標本,有九大系統展覽:運動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頭蓋骨,用不同的顏色將人的頭蓋骨的各部分分解開來,還有髖關節、骨盆、畸形的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凡進入展區的參觀者都有一張答題紙,如答對了,就可以贏得一份紀念品,並有機會獲得恐龍蛋呢!

  這次的參觀讓我學到不少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更讓我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

[中國美術館觀後感]相關文章: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