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田契鬧革命的(焚田契鬧革命的)
2023-07-21 15:08:53 6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徵程·數風流人物】
「五一」假期,嶺南春光正好。廣東汕尾市海豐縣風景秀麗的龍津河邊,一座外牆素白的兩層仿西式小樓前遊客如織,這裡是革命烈士彭湃的故居。
彭湃像新華社發
走進故居,屋內陳設簡樸,大堂裡是彭湃一家人革命事跡的圖片展覽。彭湃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
彭湃,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著名的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1896年10月,彭湃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早年赴日本求學,1921年回國,在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
彭湃出身富貴,卻親近農民。農村凋敝、農民貧苦的現實曾讓年少的彭湃深刻了解了舊社會的腐朽和苦難。1922年,彭湃隻身走進農村、了解農民疾苦、組織農民起來、開展農民運動。他撰寫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他也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
「爺爺曾經說『什麼是革命?革命就要為大多數人的利益去奮鬥,我們要革命就要主張大多數人的利益。』當時中國大多數人在哪裡?大多數人就是農民。我們黨就要為他們爭取權益。」彭湃烈士的孫女彭伊娜說。
1922年7月,彭湃和張媽安等6人成立海陸豐第一個農會——「六人農會」,從此點燃農民運動的火種,農民運動以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到次年7月,擴展到陸豐、惠陽等10縣,彭湃相繼組建了惠州農民聯合會和廣東省農會。
1924年4月,彭湃赴廣州領導農民運動,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第一屆、第五屆農講所主任和骨幹教員。
1925年3月上旬,彭湃組織成立中共海豐支部,並擔任書記。
1927年3月赴武漢,彭湃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並任執行委員兼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後,彭湃赴南昌參與領導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選舉了臨時中央政治局,他當選政治局委員,後兼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10月底返抵海陸豐,策動武裝起義。
1927年11月,彭湃領導建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1928年11月,彭湃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書記。
1929年8月,彭湃因叛徒出賣被捕,被關押在上海龍華監獄。在獄中,他堅貞不屈,英勇鬥爭。他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到底!」當年8月30日,彭湃與戰友楊殷、顏昌頤、邢士貞4人高唱《國際歌》,呼喊著「打倒帝國主義!」「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為革命、為信仰,彭湃可以慷慨就義,而對家人,他也有男兒衷腸。
「冰妹:從此永別,望妹努力前進,兄謝你的愛!萬望保重,餘言不盡。你愛的湃」。這是慷慨就義前,彭湃於獄中寫給妻子的遺書。
紅色家風代代相傳。今年3月22日,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96歲的彭士祿院士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從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到大亞灣核電站,再到秦山二期核電站,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
彭士祿的另一個身份是彭湃的兒子。特殊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父母親把家產無私分給了農民,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給了我要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的熱血。」彭士祿曾說,活著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
如今,當年彭湃領導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活動的中心——「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彭湃故居也成為眾多遊客的「打卡點」,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前來參觀、憑弔。數據顯示,僅今年「五一」假期,汕尾全市接待紅色旅遊遊客就突破了30萬人次。
(新華社廣州5月8日電記者毛鑫)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09日0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