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簡介,關於陳家祠的歷史由來
2023-07-21 01:28:18 2
古代的才子寒窗苦讀十餘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高中狀元。那些出生於書香世家的人還是少的。大多數小孩子都是從小去讀私塾,也就是書院,陳家祠也是有名的陳氏書院,更是大多數讀書的首選。
那麼,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陳家祠的歷史由來。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二十年(1894)落成,為廣東72縣陳姓族人捐資合建的宗祖祠和書院。陳家祠是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布局嚴整,裝飾精巧,富麗堂皇,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作為捐資的回報,這些陳氏宗族可以將其祖先牌位放到陳氏書院的神龕內供奉。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陳氏書院建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100多年來,歷盡劫難。其中最大的有兩次。第一次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那時陳家祠曾遭受駐兵紮營的破壞。1940年-1941年曾進駐了一個日偽特務連。他們對陳家祠肆意破壞、盜竊變賣、長久不修等種種摧殘:把神龕四周極為精美的木雕人物、動物、植物最精彩的部分砍掉,使這些木雕故事斷頭缺尾,面目全非。造成整座建築物瓦崩地裂,門破牆危。
更有一次,日寇飛機空襲,一顆炸彈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後座神龕上,誰料這顆罪惡炸彈卻居然沒有爆炸,而使陳家祠倖免於難。第二次是在1966年7、8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間。肩負著「徹底砸爛舊世界」使命的紅衛兵,殺氣騰騰地「兵困陳氏書院」,他們貼出大標語,聲言要對這一「封資修藏汙納垢之處」,「砸到片瓦無存」!幸好該書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此險境中挺身而出,找著這隊紅衛兵的「司令」,痛說它的可寶貴、可珍視的大道理,以至聲淚俱下。
按照古語所說:「秀才遇著兵,有理講不清」,況且又是「文革」這一非常時期,但不知為何,這位並非「秀才」的工作人員,卻居然能在鼎鑊當前的險境中,講清了道理,而那位「司令」呢,也居然幡然覺悟,下令「退兵」,而且宣布將陳氏書院劃入自己這個組織的「勢力範圍」,不準其他派別、組織染指。
後來,有一隊紅衛兵也來此「破四舊」,兩隊紅衛兵立刻展開了一場大辯論。當時真是「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情勢十分緊張。但結果,「好彩」又出現了,兩隊紅衛兵「司令」竟然天良未泯,辯論的結果,畢竟最終真理戰勝愚昧。
大家達到了共識:陳氏書院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國家藝術寶庫,不能砸爛,但後座神龕置放的神主牌,就是「四舊」。結果5000多個陳氏列宗列祖的神主牌,除兩個被偷偷拾獲保存下來外,其餘全部付之一炬。陳氏書院因此能在「文革」十年間「苟安一隅」,未遭摧殘。
【結束語】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這是從古以來不變的定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也是對於老師的感恩。陳家祠的存在可謂是幫助了許多的人實現願望。
你可能也喜歡:
中國朝鮮族人口數量與分布
維吾爾族音樂特點是什麼
滿族八大姓氏分別是什麼
傳統文化:傳統漢族服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