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精神及主要內容
2024-12-16 05:28:09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主體結構是「6大部分」,包括:20xx年工作回顧、20xx年工作整體部署、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推動經濟穩步增長和結構優化、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報告指出,20xx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汙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
作為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的施政綱領,政府工作報告蘊含的十大數字引人注目。數字中凸顯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走向。
數字一:7%左右
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數字二:3%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數字三:12%左右
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2%左右,在實際執行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加快資金周轉,優化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數字四:1.62萬億
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處理好債務管理與穩增長的關係,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適當發行專項債券。保障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防範和化解風險隱患。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盤活存量資金,提高使用效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
數字五:4.5%以內
今年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著力促進創業就業。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今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為歷史最高。要加強就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鼓勵到基層就業。實施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支持到新興產業創業。做好結構調整、過剩產能化解中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落實和完善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政策。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健全勞動監察和爭議處理機制,讓法律成為勞動者權益的守護神。
數字六:8000億元
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裡程8000公裡以上,在全國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的先行官。
數字七:1.1萬億
今年糧食產量要穩定在1.1萬億斤以上,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堅守耕地紅線,全面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推進土地整治,增加深鬆土地2億畝。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新農機研發推廣應用。
數字八:1000萬人
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突出加強水和路的建設,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裡,全面完成西部邊遠山區溜索改橋任務。力爭讓最後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以垃圾、汙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勢頭。持續打好扶貧攻堅戰,深入推進#from本文來自cnrencaihttp://www.cnrencai.comend#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數字九:740萬
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範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並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對居住特別困難的低保家庭,給予住房救助。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數字十:10%
加強社會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10%。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統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進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繳費率。完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資制度,對基層工作人員給予政策傾斜。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和職級並行制度。加強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讓遇到急難特困的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另外,記者選取報告中十大「亮點」,以期從另一種角度解讀20xx年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脈絡。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李克強指出,我們既要看到成績,更要看到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直面問題,安不忘危,治不忘亂,勇於擔當,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託。
——「雙目標」、「雙結合」、「雙引擎」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李克強強調,我們要把握好總體要求,著眼於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一定能夠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在言及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時,李克強指出,中國有13億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人民勤勞而智慧,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千千萬萬個市場細胞活躍起來,必將匯聚成發展的巨大動能,一定能夠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讓中國經濟始終充滿勃勃生機。
——「有權不可任性」
「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李克強指出,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鬆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行穩致遠」
在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方面,李克強指出,穩增長和調結構相輔相成。我們既要全力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又要積極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行穩致遠。
——政府不唱「獨角戲」
李克強說,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人民幣),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
——「鐵腕治理」
「環境汙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李克強說,我們一定要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立國之道,惟在富民」
「民之疾苦,國之要事。」李克強說,我們要竭盡全力,堅決把民生底線兜住兜牢。他並指出,持續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立國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的,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進步。
——「不得法外設權」
「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李克強指出,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所有行政行為都要於法有據,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
——「權力瘦身」
李克強說,腐敗現象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權力尋租,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緊緊扎住制度圍欄,堅決打掉尋租空間,努力剷除腐敗土壤。
解讀: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十大關鍵數據
編者按20xx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極高的關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了1小時40分鐘向全國人大報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大量客觀的數據闡述了20xx年的進展和20xx年工作總體部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兩會解讀項目組就其中的10個重大數據進行了羅列和解讀:
1、20xx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
這一預期目標較之於去年下調了0.5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政府並沒有因經濟減速而動搖經濟結構改革的決心。20xx年的7%增速的年度經濟增長總量,與20xx年7.4%增速的年度增長總量大體相當。20xx年中國經濟增量預計相當於1997年全年的中國經濟總量。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這一目標旨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經濟轉型與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
2、20xx年財政用於民生的比例達到70%以上。
這樣的比重不但在中國以前從未出現,就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見的。這充分說明本屆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增進人民福祉」。
3、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
20xx年政府預期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我國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歷史最高的749萬人,還有大量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再加上城鎮原有的就業壓力,困難可想而知。這一不低於去年的新增就業目標數字凸顯了政府的促進就業的堅定信心。著力促進創業就業,堅持就業優先,以創業帶動就業,對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社會平穩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4、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20xx年政府預期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與去年預期目標4.6%相比目標更高。我國經濟處在「三期疊加」的大環境中,經濟結構轉型與調整必然帶來失業率控制的壓力。因此,這一不低於去年的失業率目標充分體現了政府的自信與決心,對增強人民福祉有著重大意義。
5、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3%左右
20xx年我國CPI同比增長2%,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物價漲幅新低,反映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展望20xx年,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國內需求短期內難以改善,這種溫和通脹格局有望延續。CPI漲幅3%左右的目標,有助於推進價格改革,這也為央行[微博]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留出了空間。
6、財政赤字1.62萬億元
20xx年財政赤字1.62萬億元,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這表明雖然政府堅持「調結構」的經濟改革方向,但也不是對經濟發展減速漠不關心。20xx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適當加大力度,有助於實施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以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7、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
中央政府將增加投資,防止經濟「硬著陸」。報告還指出「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勢,激活民間投資,打一場經濟「人民戰爭」。
8、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這是一個全新的舉措,充分說明了政府爭奪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高地的決心,真金白銀來支持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引導產業升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基矗
9、進出口增長6%左右
20xx年我國進出口增長3.4%,遠低於7.5%預期。但由於自貿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政府推動出口還是充滿底氣。出口增長6%左右有助於推動外貿轉型升級,打造競爭新優勢,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平穩增長。
10、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去年勝利完成了縣級醫院的改革試點,惠及5億農村人口,成績巨大。今年政府乘勝追擊,推出了醫療改革升級版,不但要減輕農村人口醫療負擔,還要減輕城市人口醫療負擔,切實為群眾解決困難。
解讀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16個改革重點
20xx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極高的關注。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了1小時40分鐘向全國人大報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闡述了20xx年工作總體部署。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兩會解讀項目組,就其中的17項重大改革措施進行了羅列及解讀。
1、行政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
政府有權力,但李克強總理說,「有權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潔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礎。20xx年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20xx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進一步簡化註冊資本登記,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很明顯,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向「減政」政府的方向發展。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著一些非行政的審批權,令交易成本持續高昂。此時,所有的市場主體或許應問一句:您聽總理話了嗎?
2、結構改革:多元投資、大眾消費
要「奔小康」,就要裝上新的「發動機」。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據透露,過去一年,全國新增投資50萬億元,政府撥款投資僅1萬億元,這是好的社會徵兆。匯小溪成大河,讓億萬群眾的消費潛力、投資潛力不斷增長,才是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很明顯,20xx年,如何激發社會的能量,鼓勵投資熱情,全民攜手創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點。
3、財稅改革:全面公開、調整責權
政府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網上就能監督!這將在20xx年成為現實。將要實行的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門預決算都要公開,全面接受社會監督。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諾,有財力完成嗎?改革轉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合理調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以往「地方政府財源少、支出卻多」的局面今年將被改變。
4、金融改革:放開民營、深化市場
老百姓也可以開銀行嗎?《政府工作報告》回答:「具備條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設限額」。存在銀行裡的錢,有保障嗎?20xx年將要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並且要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總之,就是要讓投資者有更多賺錢的渠道、讓銀行有更多增值的辦法,普惠大眾。出國旅遊、投資,帶著人民幣出門就可以嗎?今年,將要加快建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完善人民幣全球清算服務體系,開展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人民幣成為「世界人民的貨幣」的日子並不太遠了。
5、企業改革:國企分類、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業,有我一份兒嗎?今年,國企改革要「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對不同類別的國企,將根據分類來推進成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這些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將推進混合所有制等改革舉措,「做國企的股東」不再是夢想。而對於非公有制企業,則要「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有本事的,使勁兒上!
6、擴大開放:升級外貿、加快自貿
在網上就能把東西賣到全世界去,還能找個老外當合伙人,按批發價買洋貨!今年,將要發展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和市場採購貿易,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把外商投資限制類條目縮減一半,足不出戶,生意遍全球。要想「走出去」的話,天地也將更加廣闊、大有可為!政府將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推動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以及汽車、飛機、電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走出去」之後,我能適應「外國土政策」嗎?會不會「水土不服」?放心!中國將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推進「一帶一路」、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加快與韓、澳、海灣國家、以色列、東協等籤署自貿區協議,還將建設更加廣闊的「亞太自貿區」。中國路,全球通!
7、「三農」改革:保障糧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來水要進戶了,所有農民都能用上電了!要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今年糧食產量要穩定在1.1萬億斤以上,有糧心不慌。18億畝耕地紅線要堅持,永久基本農田要劃定,耕地質量要保護,土地整治要推進,增加深鬆土地2億畝。6000萬農村人口今年要喝上乾淨水,20萬公裡農村公路新建改建,力爭讓最後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實現全民用電。穩定家庭經營,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徵地怎麼改,「小產權」房怎麼辦,建設用地入市怎麼推進?改革試點要審慎推進。
8、新型城鎮:危房改造、落戶放寬
城鎮化就是建房子嗎?「睡城」、「鬼城」等現象怎樣緩解?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體化?20xx年搞城鎮化,關鍵是以人為中心:要改造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抓緊改革戶籍,農民和城裡人界限打破了;暫住證慢慢隱去了,居住證讓「北漂」「上漂」「廣漂」們看得起病、買得到房、上得了學;城市群一體化,規劃先行,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經濟發展的又一個火車頭,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9、產業升級:大力創新、爭奪高地
前有歐美堵截,後有印度追趕,外有壁壘打壓,內有霧霾困擾,「中國製造」如何突圍?20xx年的答案: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不能只做世界工廠,還要做世界創新工場。網際網路和現代製造業要「熱戀」,工業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技術。智慧機器人、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是不是聽起來就高大上?要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製造要上去,汙染要下來。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0、民生改革:促進就業、增進福祉
近年來,所謂的「阿拉伯之春」、歐美社會的遊行與騷亂都說明,高就業率,是一個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今年高校畢業生749萬人,為歷史最高,實現高就業率,政府和社會的壓力很大。20xx年,政府將大力做好結構調整、過剩產能化解中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統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社保幅度也會增加。同時,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繳費率。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將涉及數千萬人。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和職級並行制度,加強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讓遇到急難特困的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民生做好的,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相對於全世界的優越性才能更強的說服力.
11、教育發展:促進公平,高校轉型
20xx年欣聞貧困子弟上重點高校連續兩年增長10%,20xx年將會繼續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國明天的希望,是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部分高校辦學質量不高,應該向更加實用性的職業教育轉變」。20xx年,各類學校改革的任務不輕。
12、衛生改革:提高醫保、普惠基層
美國推行半個多世紀沒有實現的全民醫保,在中國實現的速度明顯快得多。目前全民醫保覆蓋面超過95%,20xx年的重點是,鼓勵醫生到基層多點執業,發展社會辦醫,方便幾億農民就地就近看病就醫。同時,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通過醫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費用,努力減輕群眾負擔。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最終打造一個健康中國。
13、文化改革:書香社會、服務均等
中國人不能再被輿論笑為「沒文化」了。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提到了一個新詞,叫中國要建「書香社會」。重點的措施很多,其中講到倡導全民閱讀,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擴大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範圍,發揮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用,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發展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都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讀書、有文化,應是過一份有尊嚴生活的重要基礎。
14、環境治理:鐵腕治汙,環保稅法
總理把治汙環保比成一場戰爭,且是一場全民戰爭。鄣近大半年的情況看,減排、汙霾的確有好轉。然而,和環境治理的攻堅戰,不只是一部紀錄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籲,政府要有大作為。20xx年,政府要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廣新能源汽車,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黃標車;實施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於節能產業而言,20xx年要重視這句話:政府「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另外,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我們期待,環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馬。
15、決策改革:依憲施政、重視智庫
政府決策,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20xx年,要讓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所有行政行為都要於法有據,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李克強總理這個話說得很有份量,但關鍵要看如何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重視發揮智庫作用,完善新常態下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政府不僅要大力反腐敗,還要打擊不作為、亂作為,這個努力要大力點讚。
16、軍事改革:全民國防、軍民融合
軍隊腐敗,重創了軍隊的形象;國際壓力,又迫使軍事改革。20xx年「解放軍叔叔」的壓力很重。全面加強現代後勤建設,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是軍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關鍵。此外,還要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推進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如何恢復「軍民魚水情」,讓軍隊真正有戰鬥力,是20xx年國防與軍事建設務必注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