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萌珊瑚「寶寶」誕生記 深圳首次錄下珊瑚卵月下綻放影像
2023-04-01 03:19:57 1
「夜色並不深,這群珊瑚似乎已經收到了統一的命令,所有的霜茸珊瑚都已經釋放出卵囊,粉紅色的卵囊在水中搖曳,冉冉升起,蔚為壯觀……」
5月初,一群海洋環境保護志願者拍攝了海底珊瑚的大規模排卵。據悉,這是深圳首次在海洋自然環境中獲得珊瑚排卵圖像記錄。這也是國內私人珊瑚保護機構首次拍攝珊瑚有性生殖的照片。
廖攝
從5月7日開始,大鵬新區珊瑚保護聯盟(以下簡稱「千愛」)招募潛水志願者,以成功捕捉一個短暫的海底奇觀。
珊瑚一年排卵一次,不同物種的季節不一樣。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人們普遍認為鹿角科動物的繁殖季節是在每年五月的滿月之後。然而,每次排卵時間只有幾分鐘,這是非常不可預測的。由於沒有關於深圳海域珊瑚排卵時間的確切數據可供參考,志願者只能蹲著觀察這種愚蠢的方法來掌握排卵時間。
排卵珊瑚是2015年在大澳灣種植的一批凍鹿角珊瑚。經過五年的生長,它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海洋環境,進入了性成熟期,為這片海域貢獻了新的珊瑚種子。蛙類珊瑚曾是深圳水域的主要珊瑚品種。經過多年的非法開採,深圳水域的主要珊瑚品種已經變成了其他塊狀珊瑚。蛙類珊瑚成功排卵,顯示深圳水域的水質狀況仍能滿足蛙類珊瑚有性生殖的需要。珊瑚受精卵發育成漂浮的波浪幼蟲後,它是否能順利附著並在海底定居還需要另一項測試。
廖攝
在拍攝過程中,志願者在晚上7-8點發射了幾次。從第一天開始,只能看到一些粉紅色的珊瑚卵囊,到第四天,許多帶有磨砂鹿角的珊瑚杯裡充滿了準備釋放的紅色卵囊。潛水員花了大量時間耐心等待。當所有的磨砂鹿角珊瑚釋放它們的卵囊時,潛水員按下相機的按鈕來記錄這一歷史性時刻。
廖攝
錢愛是中國第一個以珊瑚礁保護為核心業務的海洋公益組織。大多數參加這項活動的志願者都是來自城市的白領。他們在下班後來到整個城市參加活動。這項活動是深圳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的一部分。
珊瑚是棘皮動物,與水母有親緣關係,但不像水母,它們不能自由移動。珊瑚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分泌碳酸鈣,建立海洋生態基礎設施。大多數海洋動物依靠珊瑚礁捕食和繁殖。
相關連結
珊瑚如何產卵?
珊瑚繁殖主要有兩種方式,最常見的是「有性繁殖」,這是我們這次觀察到的「產卵」活動。大多數珊瑚是雌雄同體的。當水溫、潮汐和水中化學信號等外部條件恰到好處時,珊瑚個體分別通過珊瑚口向水中釋放精囊和卵囊。生殖細胞囊膜破裂後,它與其他珊瑚個體的性細胞交換並受精,形成受精卵,孵化成「浮波幼蟲」。
那麼這些被拋出的「雪花」會去哪裡呢?一般來說,大多數卵囊會被魚吃掉,幸運孵化出的「漂浮的波浪幼蟲」會一個接一個地跟隨波浪,找到適合它們生長的地方,然後開始分裂自己,最終成為肉眼可見的珊瑚個體。
珊瑚產卵有什麼特別之處?為什麼值得看?
珊瑚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珊瑚礁僅佔海洋面積的千分之一,但它們為世界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提供了保護。因此,它們也被稱為「海底熱帶雨林」。它們不僅為數億人提供營養來源/生計,還能抵禦70% ~ 90%的海浪對沿海城市的影響。了解珊瑚礁的生命周期及其特徵、產卵環境等信息對保護這一物種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晚報記者朱基通訊員錢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