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放射性最強的人,死後屍體不得火化,只能裝進鉛棺材裡深埋
2023-04-01 09:04:45 1
科學家是世界上最理性的群體,但他們通常也是最瘋狂的群體。為了做研究,他們甚至敢於挑戰自己的生活。在英國,一位科學家用他自己的奧威爾試驗組測試了一種「高風險」化學元素的毒性。他死後,由於放射性過高,屍體不能火化,只能深埋在鉛棺中。
可以說,任何研究過歷史上放射性物質的人都很小心。例如,最著名的是居裡夫人,她因發現「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同時,她一生都在處理放射性元素。儘管居裡夫人積累了多年的研究經驗,但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元素,她最終患上了白血病。
對於研究「原子能」的科學家來說,必須小心避開放射性元素。然而,在英國,一位名叫埃裡克·沃裡斯的物理學家將一種高反射性「鈽」元素注入他的體內,以體驗和觀察鈽對人體的影響。
首先,讓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鈽」是什麼樣的元素,以便知道埃裡克·沃爾西斯有多瘋狂。鈽是一種合成反射元素,於1940年12月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合成。它可以用作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材料。
據科學家估計,僅一克鈽就能殺死2億人。埃裡克·沃裡斯對這種鈽非常感興趣。他不僅每天研究它,而且還把它注射到他的身體裡,以便更多地了解它。他敢於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現實」依據。
20世紀40年代,26名核武器研究人員被鈽洩漏汙染。當時,有關部門也嚴格控制和觀察了一段時間,但他們並沒有發現對他們的健康有多大影響。因此,埃裡克·沃裡斯認為鈽對人體的危害更小。
這就是為什麼埃裡克·沃裡斯如此有信心成為一隻「白老鼠」。然而,其他相對理性的科學家仍然了解這种放射性元素的危害,所以埃裡克·沃裡斯再次受到密切監視。無論他去哪裡,都必須帶一個「糞便收集器」,這意味著他不能隨意排洩放射性元素,以免危及他人。
在過去的幾年裡,埃裡克·沃裡斯的情況非常樂觀,但幾年後,他的身體器官開始衰竭,他的身體顯然正在發生變化。到了第七年,也就是2004年,埃裡克·沃裡斯終於倒下了,但並沒有為科學研究提供多少幫助。相反,在他死後如何處理他的身體成了科學家們頭疼的問題,因為普通的火花顯然不能消除埃裡克·福瑞斯身上的放射性元素。
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為埃裡克·福瑞斯製作了一個特殊的棺材。棺材是鉛做的。鉛的原子半徑大到足以隔離放射性元素。為埃裡克·沃裡斯製作的鉛棺有半米厚,必須深埋。儘管埃裡克·沃裡斯的實踐有點極端,但他對科學的貢獻仍然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