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放鞭炮的原因 過年放炮趨吉避兇
2025-07-16 20:56:11
在生活中,人們都知道過新年放鞭炮,正是因為要過年所以才要放鞭炮。放鞭炮有一定的寓意與來源,在過年期間放鞭炮鞭炮的聲音劈劈啪啪也顯得十分的吉利,那麼在正月初二的這一天,人們放鞭炮究竟有何原因呢?
正月初二放鞭炮
在正月初二,鞭炮是美妙絢麗吉慶之物。它寓意這各種喜慶,吉祥,宏偉,歡樂,熱情的場面和心情。煙花代表著一飛沖天,一炮而紅;此外不同種類煙花寓意不同。綠色拉手煙花,就像拱手般向各位拜年。而金元寶煙花,好像財神從天空灑金元寶到地上。
過年放炮的寓意
從古代傳統文化看來新年的時候放鞭炮是因為傳說中有一位老人用爆竹嚇跑了為禍人的年這個怪物,由此流傳出春節的時候放鞭炮的傳統,以求達到趨吉避兇、鎮宅保平安的效用。雖然在現在看來這種說法有些過時,但是在古代物質貧乏時期,這是人們對於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盼,寄託著人們的豐富的思想內涵。
大年初二的風俗
正月初二,嫁人的女兒們便競相帶著老公、子女走娘家拜早年。閨女走娘家,必需辦一大袋的曲奇餅乾、糖塊,由媽媽分送左鄰右舍父老鄉親,一如新年的場景。假如家裡有好幾個閨女的,而這種閨女又沒有同一天回歸,那麼,就需要一個分一次,禮品頗薄,四塊曲奇餅乾罷了。殊不知,它體現的愛意卻甚濃,真實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述了女孩對父老鄉親的及時想念。女孩返回家裡,若家裡有侄子,當姑媽的務必再掏錢,雖然在初一日給春節紅包時早已送了,可這一次實際意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