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貼畫雞的講究和由來 春節要佔歲不殺生
2025-07-16 21:22:11
在生活中由於春節是大年初一大吉大利的一個時刻。所以許多的人認為在這一天做什麼事情都是比較吉利的,但是有許多傳統風俗的存在並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舉行的。在大年初一當天也有貼畫雞的傳統,那麼在貼畫雞時有哪些講究呢?
正月初一貼畫雞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是門窗來畫雞,然後這些都是為了去邪鬼怪的,而在晉朝時期,也有相關的書籍《玄中記》所記載到在度朔山上都是有一隻天雞,而也是在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都是有著第一道的陽光,在此時,天雞就啼鳴了。它一啼,然後天下的雞都開始叫了起來,所以在春節的時候所剪下來的雞,其實也就是象徵的就是天雞。
年初一要佔歲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佔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佔》,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佔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春節吃齋講究
吃過了年三十的豐盛的一餐後後,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不能吃肉統一都要吃素菜。「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髮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後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