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吃七樣菜是哪七樣 吃肉代表生活富裕
2025-07-17 05:32:10
生活當中人們為了能夠生活的更加健康吃的更好,再吃上面的講究也十分繁雜,每個時間段所適合吃的食物都是不同的,一些節日節氣的存在更有一些特色的傳統食俗。在春節期間正月初七民間有吃七樣菜的說法,那麼七樣菜分別是哪七樣呢?
正月初七吃七樣菜
「七樣菜」其中五種一般是固定不變的:芹菜、蒜、蔥、芫荽(香菜)、韭菜。芹菜的「芹」諧音「勤」;蒜諧音「算」;蔥諧音「聰」; 芫荽的「芫」諧音「緣」;韭菜的「韭」諧音「久」,這五種菜配合在一起,味道怎樣還是其次,主要為了過年圖個吉利。而另外兩種就按照各地的風俗和口味,靈活搭配。有些地方用魚、肉來代替,魚表示「年年有餘」,吃肉代表生活富裕,甚至也有用水果來代替的。據說,吃了 「七樣菜」,那一年就可以撿金拾銀髮大財了。其實,人日吃七樣菜,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此時,春氣生,天寒漸暖,菜蔬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
吃七樣菜的寓意
人日吃七樣菜,是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的。此時,新春來臨,菜蔬逐漸多起來,食混合菜,能使腸胃適應季節轉變。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這一古老的習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來、歷久彌新,正在於它的好意頭:它使人們吃出了好心情。正月初七吃七樣菜託了人們期盼財運興旺、順風順水、吉祥如意的心願。
正月初七習俗
【土地廟送燈】人日還叫「人齊日」,民間有上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將一盞油燈放在土地神像前, 有幾口人就點上幾個燈捻兒,此時無子的人家要去偷燈,認為這樣可以求到兒子。
【戴人勝】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 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 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在這天,人們製作各種花勝(類人勝 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