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貴州各大勢力圖(白雲族記江高蒲氏)
2023-11-02 09:53:51 1
南宋時期,一支西域回紇人全族遷入山東,先後在宋代擔任地方官而入粵,隨子孫繁衍,其中一房定居巴江河畔的小村莊——江高鎮蒲村,躬耕田園。如今,這支蒲姓少數民族後裔已完全融入當地的生活,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祖先是南宋時期的少數民族
在江高鎮蒲村,由於相關記載的缺失,關於蒲姓的來源,村內的老人並不清晰。蒲氏後人蒲展鴻今年已經61歲,見筆者前來探訪,他拿出了同族新修的族譜《南海甘蕉蒲姓族譜》。蒲展鴻說,「四清」的時候,村裡的族譜被當成「四舊」,統一拿到了如今村口的位置燒掉,一本也沒剩下。後來,他們在有著血脈關係的廣東南海裏水鎮甘蕉村族譜中才找到了姓氏的來源。
蒲氏宗祠。
蒲氏宗祠內景。
因此,一說起蒲村,周邊的村民都會這樣向來者介紹:「蒲村,落雨水浸浸唔到!」。據悉,蒲村自開村以來,就少有水浸災害,蒲氏族人在這裡安居樂業,世代以耕作為主。「以前,這裡家家戶戶都有條小艇,白天,村民就帶上像雨傘一般大小的帽子,扒著小艇渡過巴江河,到堤岸的那邊耕作,遇上收稻的季節,就將收來的稻米搬上小艇,通過巴江河,在碼頭上岸。」蒲光錫說,如今,在堤岸的那頭,村裡人都種上了臺灣草。
現在,江高鎮蒲姓的村民共有200來人,儘管都知道祖先來自少數民族,但村民已無半點少數民族的特點。蒲展鴻說,解放後,全村人都改成漢族,現在族人衣食住行全部跟當地一樣,開口也是純正的本地粵語。
三地蒲姓傳宗族情誼
據區文遺辦介紹,目前廣東地區有3個地方姓蒲,分別是白雲區江高鎮蒲村、黃浦區魚珠村和南海裡水甘蕉鄉,這3個地方的蒲姓同處一族。其中,江高蒲村的祖先與黃埔魚珠的蒲姓祖先是親兄弟,與裡水甘蕉的蒲姓祖先則是堂兄弟。
蒲展鴻介紹,雖然蒲氏族人在廣東的分布並不多,但是蒲姓宗親非常團結。解放前,3個地方的宗親兄弟會定時在越秀山「行山」(即拜山)。他記得,小時候常跟著宗族裡的親戚扒艇過河去「行山」,「行山」之後,三地的宗親便會到陶陶居吃飯。解放後,「行山」所在的地方被改建成遊泳池,行山活動自此就中斷了,「但我們還是會時常聚一聚,共敘宗族情誼。」
1999年,江高蒲村宗祠重修,黃浦區魚珠村、南海裡水甘蕉鄉兩地蒲氏宗親亦出力修築。蒲展鴻說,蒲氏宗祠門口石柱上刻著的一副對聯:河東開巨派地生百福民安國泰,懷遠發其祥天耀三光人壽年豐,就是當時其它地方的蒲氏宗親題寫上去的。
蒲展鴻說,雖然村內族譜已經沒有了,但宗祠還在,蒲氏宗祠見證了蒲姓在江高的發展。這座光緒年間重建的宗祠,是用村內原有蒲氏宗祠拆後的材料重建,現在已經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文|陳若蘭
圖|石建華
通訊員|劉婷 黃冠豪
排版|歡歡
(本文由「白雲時事」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