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寓意剪紙抓髻娃娃(民俗剪紙抓髻娃娃)
2023-11-02 06:55:33 1
對剪紙比較了解的小夥伴會發現,剪紙人物題材中有很多娃娃形象,比如百子圖、和合二仙、年畫娃娃等等,今天我想寫一寫民俗中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是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最為古老、誇張、樸素、喜慶的形象之一,娃娃正面站立,圓頭,兩肩平張,兩臂下垂或上舉,兩腿分開,手足皆外撇。最突出功能是生殖繁衍,其次才是驅鬼、闢邪、招魂等,她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種原始圖騰文化的遺存,原型可以追溯到古代歷史神話傳說人物女媧。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云:「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垣於泥中,舉以為人。」女媧是中華民族的生殖繁衍之神,「媧」即「娃」(蛙),而且「媧」、「娃」、「蛙」發音相同。現今在黃河東岸吉縣、廣西左江、內蒙古阿拉善德拉山等處的原始社會巖畫上,畫面展示的生育女神女媧,就是頭梳雙髻,豐滿的雙乳下垂,兩臂上舉,兩腿又開的分娩姿勢的形象,正是「抓髻娃娃」的原型。
在陝北抓髻娃娃也稱抓雞娃娃,娃娃一手抓雞一手抓兔,是因為金雞是太陽的象徵,玉兔是月亮和陰性的象徵。安塞剪紙中的「抓髻娃娃」,把女性頭上梳的兩個抓剪成兩隻雞,保存了早已失傳的商代的民俗和文化,它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裡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致,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舉兔(陰),陰陽結合產生生命,是生殖崇拜的遺存。
一、送子娃娃
抓髻娃娃是典型的祖先崇拜與生殖崇拜的結合,象徵子孫繁衍,生命綿延。在表達形式上有時會用碗的造型作為底座,合碗寓意陰陽相合。有時會採用葫蘆造型,葫蘆裡面有乾坤,乾為天,坤為地。輔助圖案常以金瓜、石榴、葫蘆等這類多籽(子)的植物果實象徵人類的生育。
二、招魂娃娃
唐代盛行剪紙招魂,杜甫在長詩《彭衙行》中寫道:「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剪的是什麼!無從考證。現在在黃河流域農村最為多見,是剪個紙人吊在牆上或放在炕下,用筷子敲碗,邊走邊喊著娃娃的名字,一直走到娃娃被驚嚇的地方,讓被嚇掉的魂重新回來。所剪的紙人就是「招魂娃娃」。孩子生病、孩子滿月、過生日及新婚嫁娶等民俗行為中都會大量地出現抓髻娃娃,焚化送病娃娃、懸掛招魂娃娃、張貼送鬼娃娃等行為至今仍然存在。
三、闢邪娃娃
闢邪娃娃在表情上一般比較誇張,比如血盆大口、怒目而視等等。
抓髻娃娃剪紙,在構圖上,除了獨立構圖和左右對稱構圖,還可以採用團花形式,因「髻」與「吉」同音,團花形式的抓髻娃娃更能烘託吉祥歡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