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湯圓作文2016
2023-12-03 15:13:46
唐宋時冬至既與歲首並重,於是穿新衣、辦酒席、祀祖先、慶賀往來等,幾同過新年一樣。明清時,官方仍然維持著「一如元旦」的冬至賀儀,民間卻不似過年那樣大事操辦了,主要集中在祀祖、敬老、尊師這幾個項目上發展,由此衍生出裹餛飩、吃湯圓、學校放假、百工停業、慰問老師、相互宴請及全家聚餐等活動,因而相對過年來講,更富有個性。
冬至吃湯圓作文一:
我會包餃子,而且包得很好,可是卻沒包過湯圓,但我相信包湯圓肯定和包餃子一樣簡單透頂。
冬至那天,媽媽說:「街上賣的湯圓都不好吃,不如我們自己包,而且更有過節的氣氛。」我一聽,興奮勁兒就來了。因此,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把雙手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就摘了一小團糯米粉放在兩手心,輕輕地揉啊揉,不一會兒一顆像鵪鶉蛋大小的潔白無瑕的粉團就揉好了。接著,我用左手四個手指託住粉團,再把拇指插進粉團,使粉團在手指間不停地旋轉。不久粉團就變成了一個像小酒杯似的小窩窩,然後將麻沙餡兒放進窩裡,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邊輕輕地將窩邊往裡夾,一邊用左手指慢慢地轉動粉團,直到把窩口封死,這樣湯圓就做好了。
這時,鍋裡的水開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湯圓放入鍋裡,等湯圓都浮起來了,媽媽說:「快來吃吧,湯圓熟了。」我第一個衝上去撈了一碗,急急忙忙將一顆湯圓往嘴裡送.......哎呀!不好,湯圓的味道還沒嘗出來,卻把舌頭給燙著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淚都冒出來了。可爸爸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地說:「這就叫心急吃不得熱湯圓。」哎,真倒黴,直到現在我的舌頭還有點疼呢
冬至吃湯圓作文二:
去年冬至,天氣很冷,手凍得有點僵了,可當媽媽跟我說:「我們來做湯圓吧,今天是冬至節。」我一聽到要做湯圓,我可高興了,手也不覺得冷了。當媽媽把糯米糰搓好,我就趕緊洗好手,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湯圓來。我先在糯米糰裡捏出一小團糯米,搓成圓形,再把它壓扁,在中間放一小團芋泥,或者豆沙泥,或者花生醬,再把它搓成圓形,一個湯圓就做好了。
媽媽邊做邊跟我說:「用糯米粉製成的甜品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之一,在江南比較盛行。湯圓中,『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在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那天,我不僅學會了做湯圓,還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真是快樂的一天啊!
冬至吃湯圓作文三: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又到了,我很興奮,又可以搓湯圓了。
那天早上,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做湯圓,我和姐姐也跟著起來了。媽媽把糯米粉放進盆裡,讓姐姐把溫開水倒進粉裡,就開始和糯米糰了。媽媽還告訴我,要是太幹了,就再加進一些溫開水。過了十多分鐘後,媽媽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團,我想拿一點糯米糰來搓湯圓。姐姐說:「妹妹,你太小,不要搓湯圓了,去睡覺吧!」我說:「我會認真搓的。」於是,媽媽拿一小塊糯米糰給我搓,我搓的湯圓有大有小,姐姐看了不興奮說:「叫你別搓你就不聽,看你把湯圓搓成這樣子!」媽媽說:「沒關係,這是祖孫父子圓,這樣才像一家子嘛,圓圓滿滿的。」聽了媽媽說的話後,我自得地向姐姐扮了個鬼臉。
湯圓搓好了,媽媽拿到廚房去煮。不一會兒,湯圓煮熟了,媽媽把兩顆湯圓放在門的上面。我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媽媽說:「湯圓又甜又圓,表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媽媽舀了幾碗湯圓給我們吃,說:「吃了湯圓又長一歲了,你們可要更懂事啊!」
冬至吃湯圓是我們潮汕的民俗,我喜歡吃湯圓,更喜歡搓冬至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