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員家風故事作文
2023-12-04 00:50:46
家風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家裡故事,一段記憶。它伴隨我們成長,督促我們成人,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打上來自家庭的獨特「印記」。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看看吧。
共產黨員家風故事作文【篇一】
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開國領袖毛澤東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在家風家教方面也堪稱一代典範。他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在親情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間,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為全黨作出了表率。
「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
1950年11月25日,毛澤東同志的長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前線不幸壯烈犧牲。接到志願軍司令部的報告後,周恩來考慮當時毛澤東身體不太好,怕這個悲痛的消息會使他的健康雪上加霜,就壓下來沒有告訴他。直到1951年1月2日,在朝鮮戰場第二次戰役取得勝利、毛澤東的身體也已經康復之後,周恩來才將志願軍司令部關於毛岸英犧牲的電報送給毛澤東。
當時擔任中央機要辦公室主任的葉子龍先看到了這個電報,他的心情十分悲痛,也擔心毛澤東無法承受這個沉重的打擊。他拿著電報走進毛澤東的辦公室,默默地將電報遞給正在沙發上看報紙的毛澤東。毛澤東接過電報,辦公室的空氣仿佛一下子凝固起來,那份簡短的電報他看了足足三四分鐘,一言不發,臉色也變得非常難看。過了一會,毛澤東抬起頭,雙手顫抖著從茶几上的煙盒抽出一支煙點上,眼睛變得溼潤了,可他最終也沒有哭出來,只是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向葉子龍擺了擺手說:「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有什麼!」
共產黨員家風故事作文【篇二】
羅榮桓元帥經常告誡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在生活中,羅榮桓常常通過一些身體力行的細節來教育子女。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到哈爾濱,全家被安排住在市區一處很寬敞的獨立庭院裡。他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處庭院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住。
一次,羅榮桓到時任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譚政家去,見他家住的是一處二層小樓,就跟他說:「跟你們搭個鄰居怎麼樣?你家住樓上,我們住樓下。歡迎嗎?」譚政起初還以為是句玩笑話。但沒過兩天,羅榮桓一家卻真的搬來住了。羅榮桓對家人說:「住的房子大小,看來是不起眼的事情,但我們是黨的幹部,要時時想到生活在基層的人民大眾,不能官越做越大,住的樓越來越高。」羅榮桓還說:「生活不要特殊化,一味追求舒適的生活,講究吃穿,貪圖享受,就要變壞的。」
1963年12月16日,羅榮桓在彌留之際囑咐愛人:「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樓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還交代子女說:「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麼可以分給你們的。爸爸就留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幹革命。」羅榮桓沒有什麼遺產留給子女,但是給子女甚至全黨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共產黨員家風故事作文【篇三】
「幹部是人民的公僕,公僕對人民只有奉獻的義務,沒有索取的權利。」這是張聞天一貫奉行的原則。在他的一生中,無論身居何位,他從不為自己和家屬謀私利,甚至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親愛的人。
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領導職務的張聞天因公配有汽車上下班,但他從不允許子女「沾光」。有一次,兒子張虹生趁父親上班前爬上車,賴著不下來,以為這樣能讓自己坐一次嚮往已久的小汽車。誰知父親一點也不妥協,他乾脆走著去上班,讓汽車停在原地。小虹生只好乖乖地下車。
上世紀50年代,知識青年開始上山下鄉。張聞天動員剛從中學畢業的兒子響應黨中央號召,到天津茶澱農場鍛鍊。兩年後,張虹生獲準回到北京考大學。因離校時間已久,張虹生對外語沒有把握,希望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的父親給直接分管的外交學院打個招呼。張聞天一口回絕:「你有本事上就上,沒本事就別上。」最後,張虹生憑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師範學院。
1962年,張聞天再次送兒子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由於條件艱苦,到新疆沒多久,張虹生患上肝炎,並發展成慢性病。他向父母要求回京治療,張聞天卻給他回信:「你有什麼資格來北京看病?新疆那麼多職工得了肝炎,都是在新疆治,肝炎完全可以在當地治。」張聞天告誡兒子不要搞特殊化,要他在新疆一邊勞動一邊治療。
張虹生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5年,在那裡結婚生女,直到張聞天去世兩個月後,才憑「落實政策」調回祖籍江蘇,在南京的曉莊農場落戶。1979年,中組部開出調函讓張虹生到北京工作。張聞天夫人劉英直接把調函退給中組部:「幹部子弟為什麼都要回北京?」張虹生尊重了母親的意見。同年,張虹生調入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一直到2001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