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端午節作文400字
2023-12-04 03:18:51 1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賽龍舟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活動呢?下面是由語文迷為大家整理的特殊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特殊的端午節作文一
這個端午節,我和媽媽在超市裡買了許多的文具和食品,然後就匆匆忙忙的趕往了兒童福利院。我和媽媽是第一次去那裡,雖然不認識路,但我們還是很輕鬆的找到了那裡,也許是我們的誠心感動了上帝吧!
到了兒童福利院,接待我們的阿姨告訴我們,現在時間還早,孩子們還在休息,估計起床之後要到兩點半左右。於是,媽媽變和阿姨聊了起來。阿姨告訴我們,這些孩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年齡基本上都再三、四歲左右,更小的只有幾個月大,負責照顧他們的祖母,據說是美國兒童慈善基金會的義工。不知不覺中,兩點半已經到了,我和媽媽在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彩虹樓。那兒充滿了兒童氣息,牆壁上的卡通人物彩繪,栩栩如生;天花板上掛著無數五彩的小愛心。讓我覺得這兒和幼兒園差不了兩樣,甚至比幼兒園還好,因為那裡有電梯。當我們來到貝貝屋的時候,我被眼前那些孩子的眼神和他們的面孔給深深地鎮住了。我看到了一雙變形彎曲的小手,他用茫然的眼神看著我和媽媽,我看到媽媽流下了眼淚。這兒有一些孩子在地上開心的爬著,有的在笑著叫著,我看到他們,心裡酸酸的。當我們走進另外的一個大房間的時候,隔著大透明玻璃,我看到了大一些的孩子,同樣也非常開心的玩著玩具,嘴裡說著「咿呀咿呀」的話,也許是在喊「爸爸媽媽」呢!媽媽趴在門口的桌邊,摸著他的小手和他的臉蛋,我在一旁看著,心裡很不是滋味,就差一點就哭了出來。
當我們就要離開的時候,又看到了一批捐贈者來了,其中還有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小學生呢!,他們帶著自己畫的畫、做的手工和自己寫的毛筆字,等帶來的禮物......他們在父母的陪同下,來看望兒童福利院裡的孩子。這個時候,我仿佛聞到了空氣中洋溢著的粽香,我不再難受,因為我知道,我會和無數擁有愛心、奉獻愛心的人們一樣,讓愛心永駐。
特殊的端午節作文二
很顯然,今天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端午節。作為第一個法定假日的端午節,它本該是歡樂的;作為「5·12」國殤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它卻是苦澀的;作為適逢千萬學子高考趕考的小長假,它又是忙碌而緊張的。
這樣一個多少有些五味雜陳的端午節,它的節日味道似乎被「衝淡」了。畢竟,數萬個同胞的生命已隨風而去,數百萬同胞心中仍纏繞著災難的陰影;千萬個家庭正為高考考場裡的孩子而坐立不安、心懷祈禱,又有十餘萬災區考生尚處困頓,只能無奈遙望他鄉的考場……
然而,也許正因如此,這個特殊的端午節也給了每個人一個難得的契機,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稍稍停下腳步,認真思索一個問題:端午節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它在我們的生活、甚至生命中到底佔有何種位置?
上溯歷史——端午之起源,中國人公認的莫過於紀念不願隨波逐流、抱石自沉汨羅的千古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在江中投入粽子,一是祭祀,二是餵飽魚蝦,希望它們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至於賽龍舟,也是為了驅趕水中的魚蝦,令其遠離屈原的遺體。正因這種對偉大愛國者的樸素情感,讓兩千多年來的端午節具備了濃鬱的人文氣息。這種愛國主義的道德弘揚,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內核,並對中華民族起到強大的凝聚作用。
民愛國、國愛民——透過兩千多年對屈原始終如一的深情祭奠,可以窺見我們的祖先對國家與人民良性互動關係的一種理想和期盼。然而,在「朕即天下」和「牧民如牧羊」的帝王時代,這種政治理想幾千年來從未實現,民為國而拋頭灑血者雖眾,國(統治者)為民而真正願意犧牲者卻罕見之至。時至現代,這種理想的政治圖景終於徐徐顯現,從「天下為公」,到「人民萬歲」,再到「我是人民的兒子」,直至國家最高領導人不顧個人安危趕赴災難現場、共和國為普通死難者而哀悼三日……現代文明行進的足跡,清晰可見,令人振奮。
駐足今朝——端午節之所以歷千年而不消亡,除其強大的傳統內核外,還在於其契合民間的實用性節日形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既有廣泛的娛樂性,又包含驅邪闢邪的樸素願望;尤其是賽龍舟,作為農耕社會的一項常規團體運動,既是一種激情的宣洩,又激發並訓練了人們高度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遺憾的是,忙碌的現代生活,讓人們逐漸淡忘了包括端午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即使是在傳統節日氣氛相對濃厚的廣東,亦存在這種趨勢。
「儀式」的舉行,需要心境和閒暇。因此,當「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被納入法定假日,這些「儀式」的復興,方才在更大範圍內成為可能——正如我們的春節,國外的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之繁盛,都必以公共假期為前提。在廣州的泮塘一帶村子,今年端午「龍舟節」的參與者中,「80後」就明顯比往年多了很多,原因很簡單:今年端午有小長假。可見,只要政府下決心,一個小小的改變,亦可帶動傳統的復興和延續。
在國難傷情和奧運榮光並存的2008,這個端午節,我們感受到別樣的情懷。
特殊的端午節作文三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被列為國家法定休假日。照例過節可以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本應非常愉快,然而今年舉國上下抗震救災,也就沒有好心情去細細品味粽子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我們特別思念四川地震災區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小夥伴們!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全班小朋友一起舉行了「情系災區、共過端午」的特殊的主題隊會。對於災區的小夥伴,我們有幾多思念幾多擔心:廢墟裡長眠的小朋友,天堂裡怎樣過端節?失去父母的小夥伴,現在學習生活怎麼樣?身體受傷的小夥伴,你們的傷情好些了嗎?┅┅真想手捧粽子插上翅膀,飛上災區去看望受苦受難的小夥伴,安慰小夥伴受傷的心。
隊活動中我們觀看了抗震救災中可歌可泣的一張張圖片,講述了動人心弦的一個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了九歲小男孩林浩逃離了教學樓,又返回去救別的同學的動人事跡,也忘不了三歲男孩朗錚被救出後躺在擔架上給救援隊的叔叔阿姨敬禮的感人場面。你們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在被援助後懂得感恩,這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地震震垮了災區的房屋,但它震不垮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隊員們紛紛慷慨地捐出了自己積攢的錢表達愛心,為救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活動最後,我們手捧點燃的蠟燭,齊唱「明天會更好」,遙祝遠方的災區小朋友,在全國人們的幫助和支持下,儘早脫離災難,早日重建家園,恢復健康,投入學習。衷心祈禱天堂的小夥伴們安息!祈盼災區的小夥伴們更加堅強,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