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徵文500字
2023-12-03 14:14:11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了,小編為大家提供了七夕節的徵文,供大家閱讀。
七夕節徵文一:七夕節的遐想
七夕節,又稱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在每年農曆的七月除七,也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福,虔誠隆重。乞巧節是以牛郎織女的故事而傳下來的。在乞巧節,古今有不同的做法,古代,很多地方的未婚女孩會在夜深人靜之時,呆在瓜果架下傾聽。據說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個少女日後便能得到甜蜜的愛情。還會接露水洗頭髮,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七夕節在古代還有做乞巧果的習俗,乞巧果是用麵粉、白糖,還有少許的芝麻。乞巧果子又名「巧果」,用麥麵做的稱「面巧」;用糯米粉做的稱「粉巧」。另外,七夕節這天,少數地區還有拜織女、穿針乞巧等習俗。
今年的七夕節就是今天,8月13日。到了晚上,我來到樓下草坪。這時天早已黑了,藍紫色的天空上掛著一輪明月,許多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像小孩亮亮的眼睛,十分漂亮。我找了半天,才在眾多星星中找到牽牛星和織女星。牽牛星和織女星都很大,很亮。牽牛星呈淡藍色,散發著淡藍的的光芒;織女星有一點嫩紅色,散發著淡紅色的光芒。在兩顆星星中間有一條清晰的線,那就是王母娘娘當年劃下的銀河。
我望著天空,眼前浮現著織女和牛郎還有那兩個孩子相逢時的情景:許許多多的喜鵲一齊飛來,用自己的生體搭起了一座結實而穩固的鵲橋,讓牛郎織女還有兩個孩子重逢。想想那個場面,就覺得很溫馨。
在這個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裡引發了我的遐想,讓我對高深莫測的夜空產生了無比的想像。
七夕節徵文二:美麗的七夕夜
七夕,牛郎織女會合的日子。那片充滿星空的夜,印在我的心裡。那個神話故事,印在我的腦海內。真美,七夕夜。
——題記
六七歲那年,是我第一次到外祖母家中。記得那時還小。什麼節日啊,一概不知。唯一記憶最深的就是七夕節。
夕陽西下,迎來了星光照耀的晚空。玩耍著,看到正在望著星空的表姑,問她:「表姑,你看什麼。」她回答:「萍,你看,那兩顆正在靠近的星星,牛郎織女會合了。」抬頭看,真的,有著兩顆星星正在靠近。近了,近了,直到完全相依。
但童年的我,不懂。問:「這有什麼好看?」她微微的一笑,牽著我,回到家中。說:「你知道麼,今天是七夕節。」童年的我,不懂七夕節是什麼。我問:「七夕節幹什麼用的。」表姑微微一笑,笑罷,跟我講起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聽完,又問:「織女的外祖母為什麼要拆散他們?」至於表姑說了些什麼,我記不清了。但我知道,那天,聽完故事我又看了一次星空。但表姑講了好長的一段時間,牛郎織女會面的時間已經過了。
那天,我仰望著星空,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充滿的小星星的七夕夜的星空。好美。
又是七年後的七夕夜,同樣的七夕夜,可我卻看不到滿天都是小星星的七夕的星空了。只是偶爾有幾顆若隱若現的星星,只剩這麼幾顆星星,不過是為星空多加了幾分悽涼的景色罷了。
我好想再看一次滿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可是,現在汙染嚴重了,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啊!那片充滿了小星星的星空啊!你好美,啊!七年前的七夕夜啊!你真美。
望夢中能見到你,七夕夜。
七夕節徵文三:七夕所感
小時候,家中院裡種著幾株葡萄,媽媽總是告訴我們,在七夕這天的晚上,可以在葡萄藤下聽到牛郞和織女在鵲橋上的談話。那時,姐妹幾個對這個故事信以為真,相邀著七夕晚上來聽。可那時太小,對陰曆沒有太多概念,一直錯過,直到現在,葡萄藤已不存在,牛郎織女的稍稍話,再也不能聽到了。
上學後,很喜歡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心裡總會對牛郞織女不能常相見而嘆息。
七夕節起源於漢代,又稱為「乞巧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希望女孩都可以心靈手巧。魏晉南北朝時,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日趨完善,七夕已成為普遍的節日,節俗活動日臻豐富多彩,而「乞巧」之舉則成為最為普遍的節俗活動。《荊楚歲時記》一書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等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現在,七夕節原本的習俗已被遺忘,而由於牛郞織女愛情傳說的存在,被大家稱為「中國情人節」。
今天,又是一年七夕夜,天上的牛郞和織女是否能相見,我們已不知,但地上的有情人終將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