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缸的司馬光一生只有一位妻子 他與妻子的小趣事
2023-12-01 14:30:11 1
司馬光是歷史名人,人們第一次聽說他大名的時候,肯定大部分都是在聽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的時候。司馬光不僅是砸缸的機智boy,同時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司馬光是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老臣,死後贈太師、溫國公,同時得朝廷賜文臣最高諡號「文正」。
司馬光是廉吏的典範,政治上與王安石相對,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保守派。王安石變法之時,因為反對新法,而遠離朝廷,後在這段時間裡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今日咱們說司馬光,不說司馬光在政治上的成就,而是從一則小事看司馬光為人。司馬光和王安石、嶽飛有一個共同處,就是一生無妾室。
嶽飛和王安石還好,至少還有兒子,但是司馬光雖無子,卻一直堅持不納妾室,與妻子相親相愛。
延續血脈,繁衍後代在古代十分看重,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雖然自己的丈夫不在乎,但是司馬光的妻子張氏卻十分在乎。為了讓丈夫能留下一個後代,她主動為丈夫納妾。但是司馬光卻絲毫不給面子,真真一個不惜花之人。
有一次張氏到市集上,專門買了一個貌美的姑娘回來,悄悄的安置在屋中,自己卻藉故離開。司馬光回到家後,看見這位衣著清涼,容貌美麗的少女,根本就不加理會。
那女子跟在司馬光身邊,一番搔首弄姿,司馬光看都沒多看一眼,只管埋頭看書。美女無法,從書架中抽出一本書,隨意的翻了兩下,近身說:「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呀?」
司馬光當即遠離,嚴肅的說:「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因為司馬光的不配合,此事自然沒成。
又有一次,司馬光陪張氏回娘家參加宴會。張氏和母親商量了一下,特地安排了一個美貌的俾子前去伺候司馬光。司馬光依然毫不動心,反而對佳人發怒道:「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這事兒後來被賓客知道,紛紛誇讚司馬光,對他與張氏的感情十分敬佩。
對別的女人不假辭色,但是在面對自己妻子的時候,司馬光卻像是變了一個人。有一年洛陽燈會,張氏想要出去看看彩燈,便對司馬光說了。司馬光回道:「家裡也有燈,何必出去看呢?」
張氏說:「不止是看燈,也可以看看從各地而來的遊人。」
司馬光聽了笑道:「看人?怪了,難道在夫人眼裡我是鬼嗎?」
司馬光為官清廉,在洛陽編《資治通鑑》的時候,住破屋,吃粗食。因為屋子簡陋,隔音不好,冬冷夏熱,於是另闢了一間房用於讀書。
當時有一位叫王拱辰的大臣,與司馬光一樣居住洛陽。與司馬光貧寒住地不同,王家十分豪華,府邸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所以當時有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
因為清貧為官,當與自己相伴一生的妻子去世之後,司馬光竟然拿不出安葬的錢財。最後還是將自己家中僅剩的三畝地典當了,這才湊得錢財,為妻子置棺理喪。
年老體弱之時,其友怕他獨居不便,於是就打算花五十萬錢給司馬光買一位女婢。這事兒毫無疑問遭到司馬光拒絕,他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不是批判古代男子三妻四妾,畢竟當時社會情況如此,但是司馬光能在妻子一生未曾孕子的情況下,堅決不納妾,最後收養一個養子為自己送終,卻令人敬佩。他不僅是一位好丈夫,同時也是一位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