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有哪些舊石器時代遺址(貴州貓貓洞古人們的)
2023-11-07 16:30:32 2
10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亞洲考古研究》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最新的科研成果。該成果題為《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的礫石:中國西南貴州省貓貓洞遺址的獨特石器工業》。
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周玉端副教授為第一作者,李英華教授為通訊作者。貴州省博物館蔡思夫和劉秀丹、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Hubert Forestier教授及相關碩士研究生為共同作者。
該文對貴州省興義市頂效鎮貓貓洞遺址出土的石製品進行了詳細的技術分析,揭示了其核心的技術概念特徵,並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技術-文化定性。
文章認為貓貓洞遺址的石器工業以劈裂礫石為主要生產概念,其生產工藝是採用兩極法進行打制,通過選擇尺寸和形態結構合適的礫石將其劈裂成兩個相同的半塊礫石,然後將這些半塊礫石毛坯加工成各種不同的石片工具。修型概念的產品也存在,比如砍砸器,但是數量上遠不如劈裂的半塊礫石多。貓貓洞所處的雲貴高原在舊石器早中期是以剝坯的生產概念為主導的,直到舊石器晚期才開始出現修型概念,因此貓貓洞遺址體現了兩種生產體系(剝坯與修型)的共存與融合,是剝坯傳統的一種延續,但也是更廣的華南東南亞礫石工業傳統的地方化。
貓貓洞遺址的劈裂工藝產生的半塊礫石及相關產品
貓貓洞遺址石器工業生產體系的操作序列
本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8BKG003)資助,研究過程中得到了貴州省博物館大力支持。近年來,李英華團隊的系列研究及論文都是圍繞華南與東南亞史前石器工業相關問題展開,未來還將繼續深入研究並產出系列研究成果。
綜合:九派新聞、武漢大學新聞網、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來源: 貴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