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遊記作文600字
2023-12-08 19:15:16
牧童,杏花,雨……又是一年清明至。這個水墨畫般的日子,承載著世間最多的思念。春天,草長鳶飛的季節,積蓄了一冬的大地開始復甦,冰封的河水開始流淌,壓抑了一冬的思念隨著春風的吹拂開滿了心季的枝頭。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思念親人的情懷卻未變,思念讓愛長存。同時在清明前後,桃紅柳綠、草長鶯飛,正值外出踏青賞花、享受暖陽的好時節。
清明節遊記作文_第1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裡,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為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裡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裡,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著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嘗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為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節遊記作文_第2篇
我等待,等待著清明節的到來。在那一天來到之前的星光璀璨、霓光重現的夜晚,我早已入睡。
第二天黎明四點的時候,太陽無上山,公雞未打鳴,可是我呢,早已關掉那麻雀般的鬧鐘,早已換好一套整潔的衣服,早已梳理平自己亂糟糟的頭髮,早已完成刷牙和洗臉。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全家人就出發啦!我趕緊乘上那炫酷的汽車,開始了清明的旅程。我在車上觀察那眼花繚亂的美景。哇,一根根稻子猶如一位位士兵筆直地站著;一隻只蝴蝶仿佛被風颳過的落葉翩翩起舞;一間間房子如同一座座聳立的山連綿不斷······
這兒的景色都可以和仙境一比,那麼,山裡的景色一定會比這兒更美!我想著想著,就到了。我感覺有一股新鮮的空氣在呼喚著我。我迅速下了車,衝向那長滿綠樹的山峰、衝向那動物圍繞的樹木、衝向那存滿繁花的土地!我走向一步步的臺階,看著一片片的青苔,雖然有點兒髒,但卻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在這座大山裡走的很慢很慢,只有一個目的――――欣賞周圍的景物。這裡的樹稀奇古怪,大部分的我都不認識。特別是那棵用蔓藤纏繞住的、長著白蘑菇的、樹枝像個老巫婆的古怪的樹。如果晚上你看到這種樹,無論你多麼膽大,也都會被它的「人」樣嚇倒的。
當然,這兒也長了一些我常見的樹。有蠶寶寶吃的桑樹、有像掌狀的梧桐樹、也有婀娜多姿的柳樹姑娘······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要下山了。於是,我就像上山一樣,興致勃勃的看著四周。突然,一隻尾巴像雨傘的可愛松鼠在一棵高高的大樹裡跳躍著。我津津有味地看,可就在一瞬間,那隻松鼠突然消失了。當我正走下最後一個臺階的時候,我又衝了上去,想看看那只可愛的松鼠在哪。到了最後,我還是禁不住家長的勸告,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座一年來一次的大山。
雖然清明節只有二十四個小時,而這二十四個小時我也不能一直在玩耍。但是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卻讓我見識到了世界的廣大、山峰的美麗!總之,這幾個小時的時間我沒有白白浪費。
清明節遊記作文_第3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