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抗戰精神徵文1000字
2023-11-03 09:40:42 2
【篇一】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壯烈的民族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光輝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搏鬥。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傑出組織者和鼓舞者。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中華民族湧現出無數抗日英雄,孕育並產生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這種偉大的抗戰精神,集中體現了這一時期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
萬眾一心、共赴國難。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族奮起抵抗外來侵略的戰爭。「九一八」事變之後,特別是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面對深重的民族危難,抵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戰的中流砥柱,各黨各派捐棄前嫌,一致對外;社會各界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是「妻子送郎上戰場,母親叫兒打東洋」的悲壯場面;五洲四海,異國他鄉,到處有華僑華人「御外侮、挽危亡,願為後盾」的積極行動。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
不畏強暴、敢於犧牲。抗日戰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與帝國主義強國之間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入侵等,割地賠款,受盡欺凌,積貧積弱;而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一躍成為帝國主義強國,在軍事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等方面佔有明顯優勢。面對強大而殘暴的侵略者,全國人民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投降論的幹擾,堅定抗戰必勝的信念,與敵人展開殊死鬥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積極開闢敵後戰場,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英勇作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無數中華兒女,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毀家紓難,捨生忘死,前僕後繼。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勝利的民族精神。
【篇二】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的70周年了。
1937年7月7日晚,日方謊稱一名日軍演習士兵失蹤,要求進入盧溝橋東的宛平縣內搜查。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了中國駐軍的堅決拒絕。日軍藉故調集重兵,悍然炮轟宛平縣,同時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忍無可忍,奮起還擊。那天,正下著大雨,永定河水洶湧澎湃,抗日官兵鬥志激昂,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8日深夜。趕來增援的中國軍隊和宛平駐軍相互配合,在盧溝橋與日軍激戰,殲滅了來犯的全部敵軍,這就是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打響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規模進攻上海,中國軍隊奮起反抗。國民政府先後調集40多萬軍隊參戰,激戰三個月,給予日本侵略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後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8年艱苦抗戰,取得了多場戰役的勝利。1945年8月,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當時,戰士們心中只有一句話:「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
我們如今的生活,全是抗日戰士們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我們也要學習他們,打倒心中的「日本」——困難,學習將士們不畏困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