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水簾洞在哪裡取景(國內的7大水簾洞奇觀)
2023-11-03 06:20:18 4
作為看著《西遊記》長大的一代,書中很多經典的場景都讓我們記憶深刻,比如孫悟空稱霸花果山的地方水簾洞。
其實在現實中也有一些如書中一樣的水簾洞,其中有些還是《西遊記》電視劇的取景地。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國內那些現實版的水簾洞。
甘肅天水 - 武山水簾洞武山水簾洞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的鐘樓山峽谷內,谷中"群峰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谷澗溪水潺潺,景色幽靜宜人。」
在峽谷裡有一個高約 50 米、深 20 多米的拱形自然洞穴,每當雨季,洞頂、洞壁泉水、雨水一齊湧出,洞簷飛流直下如水簾,因而得名。
洞內有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多座建築,各殿、臺、亭、閣錯落有致;水簾洞附近的崖面上保存著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妙趣橫生。
神農架水簾洞在湖北省大神農架東北約 37 公裡、金銀山附近的峭壁下部,洞前有一瀑從高百餘米的壁頂上飛瀉而下,落入壁腳蓮池中,像一幕水晶珠簾,常年不斷。
每當豐水季節,雨量充沛,瀑布水量大增,酷似一巨幅匹練,震撼群山;枯水季節,瀑布若一幕薄薄的銀色紗幔,輕柔飄灑。
在瀑布的遮掩之間,隱約可見一深邃古洞;洞內寬窄不一,高低不等,各種奇巖怪石,光怪陸離,令人目不暇接。
河南 - 桐柏山水簾洞桐柏山水簾洞位於河南省桐柏縣,這裡的水簾洞距地高約 20 餘米,沿石壁有階綈和鐵鏈可攀援而上,進入洞中。水簾洞洞寬 10 米,深 5 米,水簾洞的洞口被山頂傾瀉而下的瀑布遮蓋,猶如珠簾垂掛。
洞內常年涼氣襲人,進入洞中之後可以看到有泥塑獼猴一尊,猴身上有泉水流出,匯於一石缽內,叮噹有聲。
水簾洞下溪水旁建有小寺,寺內牆上嵌有歷代文人遊客寫的詩文和題記,稱頌水簾洞的奇絕和幽美。
武夷山水簾洞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背面,洞高寬約 100 多米,洞前有兩股清泉,從 100 多米高的巖頂飛瀉而下,集成一泓深淵,稱為神龍池。
洞口為斜向大敞,洞內軒爽敞亮,可容數百人,其也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之一,洞內巖壁上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為「活源」二字,取自朱熹《觀書有感》一詩。
武夷山水簾洞不僅以風景取勝,也是武夷山的道教勝地,又稱唐曜洞天,洞室軒宇明亮,洞底巖疊數層,呈長條形,設有石桌石凳,供人休憩。
花果山水簾洞位於連雲港市南雲臺山中麓,據說吳承恩在寫《西遊記》的時候,就是受了這個水簾洞的啟發,才有了孫悟空的花果山水簾洞。
花果山的水簾洞是一個天然裂隙洞穴,內有人工隧道可通下層平臺,洞內有許多珍貴的題刻,很多在吳承恩寫《西遊記》前就已經存在了。
洞內還有一口方形小井,井雖不大,卻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間傳說這口井可以直通東海。
南嶽衡山的水簾洞又稱為朱陵洞天,洞,相傳是朱陵大帝居住的地方,唐朝時稱為「紫蓋仙洞」,道家認為其是道家的「第三洞真虛福地」
衡山水簾洞的特點是飄灑、從容、秀麗,一片 10 多米寬,30 多米長的珠簾因風微動,逢晴日當空,水簾上面,飛虹耀目,五彩繽紛。
唐、宋、明、清各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名家在此題刻賦詩。石刻有宋代的「南嶽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清代的「夏雪晴雷」、「醉眠觀瀑」。
黃果樹水簾洞位於黃果樹大瀑布 40 米至 47 米的高度上,全長 134 米,有 6 個洞窗、5 個洞廳、3 股洞泉和 6 個通道,這裡也是電視劇《西遊記》中水簾洞的取景地。
從遊道入洞,置身其中,水簾漫頂而下,隔著玉潔晶瑩的飛瀑水流向外眺望,瀑布對面的青山、綠樹、遊人、茶樓 …… 迷離恍惚,若隱若現,如置人間仙境之中,情趣無窮。
穿行洞中還有一個絕妙奇景,可以從各個洞窗中觀賞到彩虹,只要天晴,從上午 9 時至下午 5 時,都能看到,並隨你的走動而變化和移動。
(更多資訊請關注MAX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