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臂阿童木介紹(鐵臂阿童木製作人來渝揭秘)
2023-11-03 07:18:21 1
黑川慶二郎,中國家喻戶曉的動畫片《鐵臂阿童木》的製作擔當,曾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左膀右臂,兩人共事多年,還曾先後在日本最大的兩家動畫公司蟲製作公司和TMS公司擔任過《W3(萬德三)》、《絲帶騎士》、《吸血鬼》、《魯邦三世》等動畫片的製片人,是日本動漫產業發展的見證人之一,也為中日兩國動漫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多積極的貢獻。
10月13日下午,位於沙坪垻區的重慶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一場由日本著名動漫人、《鐵臂阿童木》製作擔當黑川慶二郎先生帶來的動漫講座——《動漫創造孩子的未來》在這裡開講,吸引了400多位來自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6所高校的同學和其他社會人士前來聽講。
黑川慶二郎先生本次來渝講座分享了其與手塚治虫之間的故事,讓大家對「漫畫之神」又多了一份了解。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採訪時黑川慶二郎表示,希望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為契機,通過動漫進一步推動中日兩國在文化和產業領域的交流。
黑川慶二郎在重慶圖書館為觀眾帶來動漫講座
63版《鐵臂阿童木》大結局的由來
據網友統計,《鐵臂阿童木》目前可考的結局共有四個:在最早的63版TV動畫中,阿童木為了保護人類抱著炸彈飛向太陽;在80版TV動畫中,為防止爆炸,阿童木親眼看著自己的初戀女機器人被肢解死亡;而作為漫畫結局的《阿童木今昔無語》的結局則是阿童木因為意外穿越回過去,在拯救當時人類的同時因能源耗盡死亡;最後一個鮮為人知的結局被收錄在《手塚治虫恐怖短篇集》中,講述了機器人奴役人類的2055年,阿童木為保護僅存的人類與世界對立,半開放式的結局無不暗示這位英雄的兇多吉少。
黑川慶二郎是《鐵臂阿童木》63版動畫的製作人,1963年《鐵臂阿童木》開始播放的當年,他加入了手塚治虫工作室的製作團隊,第二年他被調去製作《W3》(《神奇三俠》),做了一年後又回到《鐵臂阿童木》擔任製作人。63版《鐵臂阿童木》共計播放了四年有餘,黑川慶二郎參與了最終話的製作。
當時,《鐵臂阿童木》最終話的總導演由原作者手塚治虫自己擔任,製作人黑川慶二郎和手塚治虫談到阿童木最終的結局時,問到:「阿童木的結局該怎麼辦呢?我們該殺掉他還是讓他活下來。如果阿童木死掉的話,這是工作室第一季第一個動畫片,以後要做二三季就會很難。但如果讓阿童木活下來,沒有一個極具戲劇性的結局,觀眾應該是沒辦法接受的。」最後,手塚治虫作為漫畫的原作者又是《鐵臂阿童木》最終話的總導演和總製片人,他設計了這個阿童木抱著炸彈飛向太陽的開放式結局,是生是死交給觀眾去想像。
好動漫能促使青少年去努力創造未來
黑川慶二郎接受訪談
經濟可以豐富人的生活,文化可以豐富人的心靈。而動漫在吸引孩子進入那個由作者構築的五彩世界時,便能將作者的理念同時傳達給孩子。黑川慶二郎講,手塚治虫用他留下的700餘部作品向世人傳達他心中的愛、純真和慈悲。看過《鐵臂阿童木》的中國觀眾想必也能體會到這一點,阿童木的勇敢、善良和富有正義感,以及絕對不會傷害人類的設定,體現了手塚治虫心中的理念,通過漫畫和動畫傳達給了孩子們。
其實,日本的動漫作品大部分都很「正能量」。黑川慶二郎講:「日本具有國際上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我接觸過很多日本機器人產業的科學家和研發人員,他們都是《鐵臂阿童木》的資深粉絲。他們告訴我,是因為小時候看了《鐵臂阿童木》,所以對機器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在長大後製造出和阿童木一樣造福社會的機器人,是《鐵臂阿童木》促使他們走上了機器人的研究道路。推動日本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起來的,正是五六十年前痴迷於《鐵臂阿童木》的這批人。機器人產業能成為日本的代表產業,其背後離不開《鐵臂阿童木》的功勞。」
黑川慶二郎表示,日本的動漫產業是一個給人以夢想的產業。在他身邊就有很多例子,例如著名漫畫家池澤早人師的作品——《賽車之狼》(又名《賽道之狼》、《跑道之狼》),講述了一名F1賽車手的成長史,裡面有很多跑車登場,法拉利、保時捷、蘭博基尼、瑪莎拉蒂、日產、豐田等,當時很多青少年都因為看了這部漫畫連載,就想做和汽車相關的工作。他們當中有的做了汽車設計者,有的做了汽車修理工、汽車推銷員等。正因為有他們,日本的汽車產業才能做到世界頂尖。
動畫成功源於市場格局,中國前景廣闊
「日本動畫產業之所以能夠成功,依賴於電視的普及,有了電視,動畫才能夠真正的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被更多的觀眾看到。」黑川慶二郎講,日本在動畫發展上曾經做了世界上最初的嘗試,每周播放一集30分鐘的動畫片,是為最早的周播動畫片,這種邊播邊製作的方式一推向市場,便受到了觀眾的認可。而且日本電視臺以民間電視臺居多,動畫片的播放大多是選擇在民間電視臺播放,很多公司會為動畫片提供贊助,這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力量,達成了供需平衡,所以日本的動畫產業才能迎來飛速的發展。
黑川慶二郎表示,日本動漫行業發展的經驗是願意與世界共享的,日本曾協助過韓國發展動漫產業,但是結果比較失敗,根本原因在於韓國人口基數小,而動畫的成功要依賴於市場的格局。中國具有龐大的市場,動漫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但發展動漫行業的重點是動漫人才的培養,而將一個人才培養到能夠獨當一面,需要漫長的時間,這要依靠政府和企業的幫助。
最後,黑川慶二郎祝願中國能誕生更多更好的漫畫和動畫片,促使孩子們將來努力為中國的社會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他也將會繼續為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努力。
對話當事人
記者:您是個什麼樣性格的人?平時有什麼愛好?
黑川請二郎:其實在生活上我是一個很隨便的人,我很喜歡看電影,還有很喜歡散步,不知道這算不算興趣。
記者:當初為什麼會成為動漫製作人?
黑川慶二郎:我出生在一個庶民小鎮,高中在日本東京有名的街道淺草就讀,沿街有很多家電影院,那時候學生們經常從學校偷偷跑出去,泡在電影院裡,受到電影的影響,我從小就想做影像方面的工作,於是畢業後就去敲響了手塚治虫工作室的大門。
記者:應聘這份工作時發生了什麼?
黑川慶二郎:我之前在日本的某御宅族雜誌上寫過這段經歷,當時喜歡背著相機四處拍照,想做攝影相關的工作,投的簡歷是希望進入手塚治虫工作室擔任動畫攝影的工作,但是其實我當時也不清楚動畫攝影是要做什麼,進入工作室後卻被分配到了製作部,於是開始了動畫製作人的工作。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見習記者 宋劍 部分圖片由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