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帳單讀後感250字
2023-11-02 22:52:57 2
篇一:《媽媽的帳單》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習了《媽媽的帳單》這篇課文。學過後,我回味再三。
它主要寫了小彼得用帳單向媽媽要他做的那些事的報酬,媽媽給了他,但最後小彼得還是把錢又還給媽媽了的故事。
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親人與親人之間是不宜以金錢來衡量的,尤其是母子之間。它還讓我懂得了母愛是偉大而無價的,是任何金錢都買不來的。我們應該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幫父母幹活是應該的,不能幹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向父母索要報酬。
我們應該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家聽父母的話,做一個孝順、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篇二:《媽媽的帳單》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一課叫《媽媽的帳單》這一課講的是一個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的爸爸是一個商人,有一天,他想也開一張收款單給他媽媽,去每天幫大人做事的報酬。媽媽發現餐桌上有一份帳單,媽媽仔細的看了看什麼也沒沒說,晚上彼得得到了每天幫大人做事的報酬,他發現桌子上還有一份帳單,看了後感到羞愧萬分,他跑到媽媽身邊,把自己所得到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學了這一課讓我很感動,因為這個媽媽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這是給不同的媽媽,慈愛的媽媽。
學了這一課讓我懂得了:做一些家務事是應該的,如過還要報酬,那就不對了,我們欠父母那麼多,還能要什麼,你一輩子也還不了,愛是無私的,愛是無價的。金錢是買不回來的。
篇三:《媽媽的帳單》讀後感
我每天為媽媽幹活都要索取報酬,自從我學習了《媽媽的帳單》後,我不僅不要報酬,而且更體貼媽媽,幫媽媽分擔了很多家務。
小彼得做了一點事就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媽媽又給小彼得開了一個愛的帳單,用無言的愛教育了小彼得,小彼得不僅承認了錯誤,而且還把那六十芬尼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回過頭來看看我,我也確有此事,有一天,媽媽下班回來,忙著做飯,做著做著,發現鹽不夠用了,就叫我去買鹽,我問媽媽「鹽多少錢」「一元」「那你給我兩元錢吧」「為什麼?」「一元錢買鹽,一元錢是我的跑路費。」因為媽媽著急,隨手給了我兩元錢,今天我買鹽沒白買。事後,我覺得很不應該,媽媽為了我們,任勞任怨,把報酬兩個字「甩」到了一邊。我真自愧不如。
以後,我不僅要為媽媽分擔家務,而且不要報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個懂事的孩子。
篇四:《媽媽的帳單》讀後感 孔維澤
今年寒假,我讀了《媽媽的帳單》這篇文章。講的是小彼德從不懂事到變得懂事的故事。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小彼德是一個商人的兒子,整天要幫爸爸把一些收款和付款憑證送到郵局。
有一次,他突然想:給媽媽寫一個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晚上媽媽發現了帳單,上面是他幫媽媽做的什麼什麼,幾芬尼······,媽媽看完小彼德的帳單付給了彼得索要的報酬,並給小彼德回了信,小彼德一看,感到羞愧萬分。上面是媽媽幫助小彼德做的事,可上面全都是0芬尼。讀到這裡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想想以前有時我不滿意了,就跟媽媽頂嘴。那時我沒有想到媽媽是愛我才會吵我的呀!
讀了這篇文章,我決定以後要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不要報酬。
篇五:《媽媽的帳單》讀後感
我們學習了課文《媽媽的帳單》感觸頗深。 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小彼得和媽媽之間開帳單的情感故事。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天,小彼得想到了一個妙手回春的辦法,每天送郵票,幫大人幹活。於是,彼得開了份帳單索取報酬。母親看到了就把報酬給了他,並且也開了份帳單放到了抽屜裡。當他去拿帳單時看到了。小彼得悄悄把錢塞進了媽媽的衣袋——原來媽媽是在用無聲的語言來教育自己呀!
父母掙錢不容易,我也悟出了:享受愛更要回報愛的道理,我們淘氣父母不在乎,要買東西父母不在乎,在乎的是我們對他們的關愛呀!
父母愛我們,我們也要愛他們。父母掙錢不容易,我們更要用努力和勤奮來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