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儀的人物趣事 竇儀是個什麼樣的人?
2023-12-07 13:41:46 1
竇儀是五代到宋初大臣,在宋宋太祖趙匡胤一朝,官拜工部尚書,判大理寺事。
竇儀是薊州漁陽人氏,生於公元914年,去世於公元966年,父親是竇禹鈞。竇禹鈞又叫竇燕山,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是他「五子登科」的事情,卻一直被傳為美談。竇禹鈞一生有五個兒子,在他的悉心教育之下,五個兒子都登科及第,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竇儀是竇禹鈞的長子,也是成就最高的一位。
竇家世當地有名的富戶,所以竇儀可以不用為生計而擔心,只需要專心的讀書。而他的父親又是一位對教育子嗣很有想法之人,在竇禹鈞的教導下,竇儀不論是學業還是品德都十分出眾。
歷史記載,竇儀十五歲的時候,就可以作出讓人稱讚的文章,後來在後晉天福年間中進士。最開始進入官場,竇儀跟在侍衛軍主將景延廣兼任夔州節度手下工作,深受景延廣的重用和信任,後來景延廣多次改任,竇儀都跟隨其左右做事。
竇儀本人也特別有本事,後晉開運年間,楊光遠佔據青州叛亂,又值契丹南下侵犯。內憂外患之下,竇儀為景延廣分析形勢,搶先將敵人阻擊在黃河對岸。
後漢初期,後漢朝廷召竇儀入朝任右補闕、禮部員外郎。後漢過渡到後周,竇儀在後周朝擔任倉部員外郎、知制誥。不久,授任翰林學士。
郭威絲毫沒有掩蓋自己對竇儀這個大臣的看重,在宴會中當堂賜竇儀金紫朝服,歷任駕部郎中、給事中。
劉溫叟主持貢舉,所錄取的進士有人落選了,朝廷加任竇儀為禮部侍郎,暫代主持貢舉。竇儀接受職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奏更改當時不合理的科舉制度以及考試科目,使得科舉更系統正規,為後周輸送有益人才。
不久之後,父親生病,為了照顧老父,竇儀上表請求解除職務。後周世宗親自撫慰,並賜予其父金丹。父親去世之後,賜錢糧撫慰安葬。竇儀三年孝期滿後,當即被召入朝授任端明殿學士。
後周顯德三年,竇儀跟隨後周世宗徵伐南唐。淮南平定後,任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這期間,因為餉饋不繼一事差點受到責罰,在宰相範質等人的求情下,才最終免責。
後周顯德六年,後周世宗去世,後周恭帝柴宗訓繼承皇位,竇儀任兵部侍郎,奉命出使南唐。建隆元年秋天,又升任工部尚書,罷去學士職務,兼任判大理寺。這個時候歷史的車架已經行駛到宋朝,宋太祖繼位之初。這一年翰林學士王著因酒醉失態被貶官,趙匡胤要重新選擇一個人入主中書,被罷去學士職務不久的竇儀再次進入翰林任學士。
乾德二年,趙匡胤一連罷免範質等三位宰相,提拔趙普為平章事。範質等人都是後周朝的宰相,後來直接過渡到大宋,初時出於穩定時局的考慮,未曾廢除,這個時候卻是最合適的時機。趙普擔任宰相之後,因為提出了合理的關於署名趙普敕令官員人選,竇儀被加任禮部尚書。
乾德四年,竇儀再次主持貢舉。也是在這一年的冬天,竇儀去世,享年五十三歲,追贈右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