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黃遵憲是「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嗎?
2023-11-08 18:33:22 1
黃遵憲生於公元1848年,去世於公元1905年,為廣東嘉應州客家人,字公度。
黃遵憲自幼接受傳統儒家教育長大,長大之後參加科舉考試,於公元1876年中舉人。他的家人本來期望他繼續考試,進士及第,光宗耀祖的。但是在1877年,黃遵憲被任命出使日本,於是黃遵憲不顧家人反對,成為駐日大臣。此後黃遵憲一多半的人生都是在外國渡過的,從駐日大臣到駐美大臣,再到駐英大臣,一直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黃遵憲才歸國。
黃遵憲是清朝著名的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時也得到後世「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的讚譽。
相比於黃遵憲「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的稱呼,很明顯人們對「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更為熟悉。黃遵憲本人在後世名聲並不響亮,「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的讚譽不是誰都擔的起的,黃遵憲憑什麼獲得這樣的讚譽呢?
說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是因為林則徐是最早接觸到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的一批人,並且還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林則徐的思想很明顯,就是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進而利用這些技術增強國家實力,武裝自己的國家。通俗點說,林則徐的開眼看世界,還停留在「器物」的方面。而黃遵憲的「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則是因為黃遵憲已經深入到了思想方面。
最令人感嘆的是,黃遵憲對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解,不僅僅只是單方面的。因為他長期擔任國家外交官的關係,他曾經出使各國,包括日本、英國、美國,在這些國家深入了解到了近代不同的政治體制。
對於美國的民主共和制度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以及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度都有著十分清晰的理解。難能可貴的是,黃遵憲可以說是最早將這些思想引進中國的人。
觀中國近代革命以及清朝改良維新歷史,我們知道中國的近代從洋務運動開始,接觸西方的先進知識和技術,在維新變法之時提出君主立憲制度,辛亥革命之後則是民主共和制度。在這段歷史中,最先涉及到政治體制變革的便是維新變法。然而若是深入揭示,便可以知道維新派的思想,實際上都是從黃遵憲的《日本國志》延伸而來。
黃遵憲在《日本國志》中介紹了日本的歷史和現狀,特別著重介紹了明治維新以後採取的改革措施及成效。編目為國統志、鄰交志、天文志、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邢法志、學術志、禮俗志、物產志、工藝志12部分。在這本書中,黃遵憲還在這本書中,提出中國要想要富強,就須得借鑑日本的明治維新,實行變法圖強。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黃遵憲《日本國志》提到的思想,一時受到許多知識分子的推崇,可以維新派的思想便是汲取黃遵憲《日本國志》的營養,進而發展成熟的。所以說黃遵憲是「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當之無愧。
黃遵憲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他的人格魅力不僅使他受到海外華僑的敬重,同時也得到了出使國家官員的欣賞。
他曾經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中國「最有風度、最有教養的外交家」。在維新變法之後,為戊戌變法出力不少的他,本應該被慈禧太后問責處死。但是最終卻被釋放歸家,就是因為他曾經出使過的日本和英國向清政府施壓,這才獲救。英國政府表示「如中國政府欲將黃遵憲不問其所得何罪,必治以死,則我國必出力救援,以免其不測之禍。」看出使國家,對黃遵憲的態度就可以知道黃遵憲的成功。
當然黃遵憲受到兩國讚譽並不是犧牲國家利益得來,實際上在他曾經多次力爭國家利益。在日本出使之時,儘管倡導中日人民的友好和平,但是卻也對日本侵佔琉球的舉動表示譴責。在美國出使的時候,面對美國政府和企業歧視華僑,黃遵憲據理力爭,保證了僑民的利益。
這樣一位獲得他國尊重,保證國家利益和國民利益的外交官,當然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