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勝利80周年的徵文
2023-12-04 14:59:01 1
紅軍長徵的勝利來之不易,它是有許多的革命烈士用英勇換來的,流了無數的血水爭取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神聖的一刻,要銘記歷史,讓國家繁榮富強,做紅色傳人。
長徵勝利80周年的徵文【篇一】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徵麼?沒有,從來沒有。」
偉大的長徵早就以其英雄的史詩永遠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今年是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八十周年,央視四套前不久重播了以長徵為題材的電視劇《長徵》。這是一部感天撼地的劇作。這部電視劇幾年前就已經看過,這次重播,相信許多人會一集不拉地再看,會再一次地被震撼,被感動。長徵的艱難是遠遠超出一般人想像的,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長徵途中,我們英雄的紅軍,每天要面臨幾十架敵機的偵察轟炸,面對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途中又沒有根據地可作為依託,紅軍所經過的地方,又多數是貧窮落後的地區,部隊要想籌集到自己所需的給養該是何其艱難。可以想像,紅軍是在怎樣缺衣少食,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每天還要行軍打仗,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英雄紅軍二佔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不僅巧妙地調動了敵人,迷惑了敵人,拖垮了敵人,而且達到了消滅敵人,使戰局始終朝著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而長徵途中最精彩,最驚心動魄的一仗,要數飛奪盧定橋了,為了粉碎國民黨妄想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夢想,我們的英雄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時間裡奔襲240裡!要知道,他們是在長途行軍,連續作戰,是在吃不飽,睡不好的極端疲憊的情況下完成這一壯舉的。這該是怎樣的壯舉啊!如果沒有這一天240裡,如果國民黨增援部隊搶先到達盧定橋,紅軍的命運會如何,是人們不敢想像的。由於缺衣少食,饑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長眠在了草地!整個長徵,我們英雄的紅軍,由離開江西蘇區時的9萬多人,到長徵結束時僅剩一萬多人!可以說,烈士的鮮血灑滿了漫漫長徵路!巨大的犧牲,也從一個側面宣示著長徵的艱難。
說到長徵,還不能不說到遵義會議,遵義會議前,由於王明左傾路線把持了中央的領導大權,不僅造成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致使紅軍損失慘重,使無數英雄的紅軍犧牲了生命,最終導致根據地的丟失,紅軍被迫長徵,而且,在長徵途中,又執行了一條錯誤的逃跑路線,搬著各種裝備輜重,罈罈罐罐長徵,最終導致湘江一役,紅軍犧牲大半!如果不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紅軍長徵會是什麼結局是不可想像的。
說到長徵,也不能不說到張國燾分裂紅軍,另立中央的罪行。用主席的話說,同張國燾的鬥爭是長徵中最大的危險。在同張國燾的鬥爭中,如果不是葉劍英機敏果敢地把張國燾欲加害中央的電報給了主席,中國革命恐怕只會是悲慘的結局。由於張國燾的錯誤,不僅使我英雄的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五、九軍團三過草地,而且在其後的近一年的時間裡,使紅四方面軍八萬多紅軍損失過半!歷史的事件似乎反覆說明,中國革命的危險不在黨外,而在黨內。
電視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貫穿全劇的如泣如訴的紅軍歌曲《十送紅軍》,那是一首歌嗎?那是一首歌,那是一首攝人心魄,撼人心靈的歌,那是一首用鮮血寫成的懷念親人,歌頌英雄的歌,那是一首激勵後人勿忘歷史,奮發向上的歌。史詩般的長徵,雖然已經過去八十年了,但是,我們英雄的紅軍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慨,藐視一切敵人和困難的勇氣,堅韌頑強的品質,不屈不撓的精神,將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紅軍長徵途中,那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那一幕幕歷史畫面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那濃濃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徵中那無數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徵精神」,必將成為我們奮進的動力和學習的源泉,成為我們成長進步的催化劑。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徵,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是一幅波瀾壯闊,無堅不摧的歷史畫面;是一種獨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
有一種力量,正從你的指尖悄悄襲來,你感覺到了嗎?有一種關懷正從你的眼中輕輕放出,你看到了嗎?那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讓我們抖擻精神,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它就是長徵的力量!
偉大的英雄的紅軍萬歲!偉大的英雄的紅軍不朽!
長徵勝利80周年的徵文【篇二】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徵。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裡,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陝北。
時光飛逝,如今長徵的勝利已經80周年了,在8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隊伍在革命史上寫上了光榮的一筆。它好似一副畫卷畫著氣壯山河的英雄畫面:在冰天雪地裡,風似刀般割在英雄們的臉上,但他們卻宛如一條巨龍,蠕動著、蜿蜒著它龐大的身軀,穿越著那二萬五千裡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窪窪,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長徵中的艱險是我們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像的,英雄們頑強不屈,抵禦自然災害,長途漫漫和糧食短缺問題。前輩們穿著草鞋在雪地、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我們要把他們身上堅持不懈地優良美德傳承下去。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想想這些在長徵中的英雄是怎樣克服困難,他們在那麼艱難的時候都能挺過來了,我們這些小困難為什麼就不能解決呢?
現在的學生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覺得這個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這是多麼不應該的阿!有句名言說過:「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或許這個還不夠,那我們應該會想到在紅軍長徵的時候,那些英雄們在面對糧食短缺的時候,竟然還用草皮,樹皮來做糧食填飽肚子,而現在我們有足夠的糧食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應該好好像那些紅軍叔叔們學習啊!
但在社會上也有像紅軍叔叔面對困難從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們,他們在一個溫度達到40度以上的空間裡面工作,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外面的溫度已經夠高的了,可以想像他們裡面的溫度會讓人受不了。甚至有時他們在切割金屬的時候與火接觸,更是火上澆油。當他們的頭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時,他們卻從不喊苦,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和那份準備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堅持著自己的崗位,他們是偉大的,是無私的。
最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各項創新,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也只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將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國家領導人也繼承了長徵奮鬥的精神,為我國人民考慮周到,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正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
我們進行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徵。走在新長徵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徵的精神,把長徵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徵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徵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徵、紀念長徵,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徵精神,把紅軍長徵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徵」的勝利。
兩萬五千裡長徵,不管時間流逝的多長,我們都會時刻緊記在心,將紅軍長徵的優良美德傳承下去。
長徵勝利80周年的徵文【篇三】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是讚嘆的季節,也是令人回眸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時節,中國軍人迎來了一個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為了感受當年先烈們經歷的艱難與困苦,我們雲崗中學初一、初二年級的全體學生在十一月初的時候參觀了軍事博物館舉行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從那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和圖片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革命先烈的光榮的事跡,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將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徵,是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蹟!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紅軍長徵這一偉大壯舉,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驕傲,是人民軍隊的光榮,是中華民族的自豪!
雖然新的時期,新的社會,很多文化與理念交織、衝突,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發生變化,但作為新世紀的新一代,在我們自我奮鬥的時候,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堅定不移,必須繼續的發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品質,我們要永遠的銘記長徵精神,傳承長徵精神,弘揚長徵精神。
進入館內,裡面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一件展覽品都圍著不少人,我與田欣擠了半天才擠進去。在「軍民情深似海」展區,有一件珍貴的展品讓所有參觀者含淚而觀、含淚而去。它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史料,而是一段由一組連環畫組成的故事:紅軍戰士謝益先在過草地途中,遇到一個帶著兩個奄奄一息孩子的母親,他們衣衫襤褸,饑寒交迫,謝益先把自己包袱裡僅有的糧食全給了母子三人。母子三人靠著這袋乾糧終於走出了草地,當他們拿著寫有「謝」字的乾糧袋找到謝益先所在部隊想感謝恩人的時候,才知道謝益先同志已經因為斷糧而餓死在草地……
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讓我們走近了紅軍感悟了長徵,在這座精神寶庫中找到了人生價值與民族精神。但我們知道,一個再完美的展覽,也難以全面展示長徵的偉大意義。因此,我們應該牢記胡錦濤總書記在前不久中央政治局「長徵歷史和長徵精神」主題學習會上所講的那句話:堅持不懈地學習中國革命史,發揚光大黨的光榮革命傳統。讓長徵精神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