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辣評 廣電強推TVOS系統到底圖個啥?
2023-12-10 10:57:58 1
泡泡網主板頻道7月15日 TVOS1.0就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整合廣電系的一步技術棋。之前多次難產最終誕生的所謂國網公司,則是一步組織架構的棋。
TVOS1.0誕生跟之前的IPTV、OTT都有關聯。後兩者,除了內容環節仍由廣電主導外,其他方面主要就是電信的地盤。TVOS1.0,可以說是廣電守護最後的核心地盤——有線電視的技術工具,同時,也是藉此重整、反攻IPTV與OTT的一步棋。
有線電視確實還是廣電體系的優質資產。無論是政策與技術、內容與應用、用戶與市場、業務模式,都相對成熟。各地也有很多不錯的公司,多家都已經上市了。
但這塊業務一直面臨電信的滲透與瓦解。過去幾年,IPTV與OTT的衝擊,對它的信心有很大影響。兩年來的廣電多種論壇上,有線電視運營商們真的是危機重重。
還是稍微繞一點說。
IPTV當初被視為電信插在廣電心口窩的一把刀,話一點不虛。當時還沒OTT概念,從業務模式說,廣電當時是被電信OTT了。IPTV核心運營、計費系統主要在電信手裡,從書房滲透到臥室與客廳,一度無往不利。
前兩年,IPTV還一度「無序」發展,廣電看著自己體系內企業跟電信捆綁那麼深,發急,一會一個聲音,最後實在兜不住,就不惜損害上市公司百視通利益,將其IPTV與央視CNTV的IPTV整合。
但整合效果是把雙刃劍,阻擊了電信,卻抑制了IPTV的發展速度,還給了OTT模式以成長空間。
OTT,理論是本來是廣電系的菜。總局當年發了幾張播控牌照,如果完全規範運營,是能扮演產業鏈核心角色的。但OTT嫁接在電信寬帶基礎設施上,廣電雖能OTT掉電信,卻無法真正管控終端,牌照方為拓展市場,也更願借力開放的網際網路企業,電信巴不得它們都抱在一起,這導致內容與信息端出現很多問題,廣電發急,但它事後的監管徒具形式,不但無效,還常常引發民意。如此下去,早晚一天會出問題。
這就意味著,基於電信寬帶路徑,短期內,廣電不可能在電視領域真正做到可管可控。基礎設施是管道,業務模式是人家主導,你在人家那裡,怎麼能夠做出符合你口味的好菜來。
當然,真正的癥結並不在於業務與管控不力,而是中國體制導致的廣電系繁雜而分散的局面。截至目前,中國仍延續著幾十年的廣播、電視、混合覆蓋「四級辦」建設方針,並沒真正改變廣電系地域、條塊分割嚴重的局面。中央與地方,同業與異業,廣電系繁雜多多,每個領域,幾乎都不能形成全國一盤棋的獨立運營特徵。
這跟電信運營商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化體系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種格局下,廣電系各地公司、業務,就容易尋求自己獨立的出路,尤其是與電信合作,這樣就被一一擊破了。
廣電一直尋求成為未來三網融合核心的運營商。相比電信,固然資金實力弱小,政策面對它壓制也很多,它與電信之間形式上有節制的互相滲透,事實上成了電信單向的滲透。
電信單向滲透看去四處開花,生龍活虎,符合市場趨勢,引來消費者較好,但卻累積許多問題,尤其在標準、運營、內容與應用及服務端,一片混亂,導致無序多多,各自佔山為王,重複建設,市場分割嚴重,產業缺少協同效應,整體規模受到限制。
站在廣電角度看,它要為此承擔很多社會責任。對廣電的批評,大多集中在逆市場的監管,但沒有看到,它承擔的職責,有許多側重精神與文化,所謂意識形態的功能,與電信運營商們甚至工信部的角色不一樣,不能完全以市場化為導向。幾家電信運營商都是上市公司,可以全國一盤棋運營,顯得比廣電系開放得多,更易收穫民意。而廣電要承擔更多非市場化職責,一味批評廣電是三網融合的阻力,並不公平。這是一國國情所致。
繞太遠,話頭回來。即便這種被動局面下,廣電自身也在一直朝市場化轉型。其實,當初NGB、OTT,都是廣電率先用力發起。廣電也是以可管可控的開放市場為導向。
當IPTV、OTT滲透過猛後,廣電也在反擊。除了政策監管——比如前幾天的所謂OTT盒子的話題外,廣電其實也在通過有線電視的重整,獲得主動權。也就是說,廣電會擁抱IPTV與OTT等模式,但它開始期望有線模式能成為幾種路徑的核心與主導。
這就需要廣電從政策、體制、技術、資金、資產、運營等各方面有所改革,重整產業鏈,建立生態模式。
這也是國網最初的用意。但是,由於這是一個複雜的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甚至不能達到全國一盤棋,但是,廣電只要做到核心層面的可管可控,順應市場也是它的思路。所以,它採用了階段性的步驟,先易後難推進。
我們看到國網沒有當初那種設想中的霸氣。但這是理性與實在的一步,廣電系形式上有了一個市場化運作的全國企業。
而技術層面的整合要比其他方面的整合便捷一些。去年5月,在中國廣播電視發展論壇(上海)上,原廣電總局廣電規劃院有線研究所所長秦龔龍說,從技術面先實現廣電系的整合最切合實際,而有線市場相對成熟,可以成為三網融合主要依託。事實上,廣電規劃院在有線領域,儲備了大量技術與標準,許多已開始申請國際標準。在此基礎上,形成運營支撐、綜合網絡管理系統,最終實現一個「雲管端」的良好體系。
所以,廣電TVOS1.0話題,根本就不是外界一味批評的壟斷話題。我認為,這是廣電在國網公司成立之後,從技術層面開始整合有線電視業務的關鍵一步,也是廣電總局對具體業務的推進之舉。如果技術層面實現不了統一的規範,後續的體系也不太可能真正形成。
當然,我相信,廣電系的動作絕不可能停在技術層面,我的判斷是,未來,有線電視運營商的整合也會出現,切實的路徑是,先從省內,然後擴展到跨區域整合。事實上,過去兩年,已經開始零星發生,只是效應有限。
拋開廣電的體制約束,我的看法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廣電業,中國是不可能真正實現三網融合的,也不可能出現超越海外市場的通信與傳媒業巨頭。如果電信運營商在這一過程中,只做旁觀者,坐享政策變動帶來的滲透機會,那它未來倒真有可能被OTT。合理的局面是,廣電系、電信系應順應潮流,敞開心胸,共同為對方化解難題。這當然需要更高層面的指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