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位期間魏徵幾次抬棺覲見(李世民召見魏徵)
2023-11-06 07:54:27 2
公元626年,李淵退居太上皇,其次子李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渭水之盟後,李世民內修政德,外御強敵,百姓得到良好的休養,唐朝開始走上了一條繁盛之路,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並非李世民一人之功,那些輔佐李世民的大臣也同樣功不可沒。例如,李世民身邊的幾位著名的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擅長幫李世民處理具體政務,事無巨細,兢兢業業。長孫無忌身為國舅,在軍國大事和諸位皇子的問題上,一直幫李世民謀劃。馬周雖然是後起之秀,但在糾正唐朝社會風氣、朝廷弊政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在糾正李世民的日常言行方面,魏徵則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魏徵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以直言敢諫而聞名,但自古以來,勸說位高權重者,大多講究方法。《戰國策》中有一名篇叫《觸龍說趙太后》,趙太后一時沒有想明白,觸龍則從側面委婉地勸說,最終讓趙太后做出改變。魏徵在輔佐李世民的時候,也曾用過類似的方法。貞觀五年,魏徵用兩隻鸚鵡來勸說李世民,李世民深受啟發,還主動向魏徵道歉。
事情發生在貞觀五年當時李世民已經滅掉了東突厥這個勁敵,周邊國家開始逐漸和唐朝交往。當年十一月初二(丁巳),遠在中南半島的林邑國前來朝貢,李世民讓禮部熱情地接待了林邑國的使者。
林邑國大致位置位於現在越南的東南部,是中南半島的一個古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到了唐朝武德八年(李世民登基的前一年),林邑國王見唐朝已經統一中原,便主動向唐朝稱臣,每年都派使者前來進貢。
因為林邑國地處熱帶叢林,盛產各種鳥類,這次林邑國的使者帶來了兩隻五色鸚鵡,是這次進貢的物品中最出色的。這兩隻鸚鵡羽毛上有多種顏色,又提前一年進行漢語(唐話)訓練,等到了長安之後,林邑使者親手獻給李世民,李世民提著鳥籠,喜歡的不得了。不僅重賞了林邑使者,還把這兩隻鸚鵡掛在太極宮的屋簷下。
五色鸚鵡長得漂亮,聲音也好聽,李世民既然喜歡,大臣們也都沒出言反對。但十天之後,也李世民又收到一份禮物,大臣們卻反對起來。
原來,十一月十二日(丁卯),這一天,新羅國的使臣也來到了長安,向李世民進貢禮物,其中包括兩位國色天香的美女,李世民見這兩位美女婀娜多姿,便收入後宮。
眾所周知,隋唐時期正值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其中高句麗、百濟多年來連續入侵新羅,新羅為了自保,不得不先後向隋朝和唐朝稱臣,借著隋、唐的力量來和另外兩國抗衡。而朝鮮半島自古盛產美女,新羅的老國王病重,為了讓李世民早點制定對付高句麗的策略,便在全國海選了兩位傾國傾城的美女送到長安。李世民見到美女,焉能不喜歡?
但是,李世民的這一舉動,遭到了以魏徵的不滿,魏徵入宮請求覲見李世民,李世民雖然知道魏徵所為何事,但還是召見了他。
魏徵說:「隋朝之所以會滅亡,和隋煬帝沉迷於女色有關,陛下萬萬不可效仿。」
李世民說:「不過是兩個女子,愛卿不必太過計較。」
魏徵又說:「陛下如果收下了新羅的美女,那其他藩國也都有樣學樣,到時候都給陛下送美女,陛下難免落個沉迷後宮的名聲。」
李世民聽了後,心中怏怏的。對魏徵說:「朕納兩個女子入宮,豈容你一個外臣來管?」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魏徵和李世民為了這件事,很快在太極殿吵了起來。
魏徵見李世民發火,覺得直言相勸已經沒有效果,於是打算換一種方式。魏徵的思路飛快地轉,一眼看到太極宮屋簷下的那兩隻鸚鵡。
魏徵突然轉移話題,問李世民:「長安的冬天很冷,這兩隻鸚鵡不遠萬裡,被人從林邑送到長安,不知道冷不冷?」
李世民見魏徵轉移話題,心中終於鬆懈下來。但接下來,那兩隻鸚鵡好像聽懂了魏徵的話似的,突然大喊了3個字:「我好冷!」李世民嚇了一跳。
是啊,林邑是熱帶叢林,長安位於黃土高原,鸚鵡常年待在林邑,哪裡能受得了長安的寒冬。李世民因此深受啟發,突然明白魏徵的用意。他向魏徵道歉說:
「林邑鸚鵡猶能自言苦寒,思歸其國,況二女遠別親戚乎!」——《資治通鑑》
意思是說,林邑的鸚鵡自己還能說出自己處境苦寒,想回到南方。新羅的女子同樣來自異國,焉能不思念故鄉。
這件事的結局是「並鸚鵡,各付使者而歸之。」即,李世民不僅把新羅美女送回國,還把這兩隻鸚鵡也一併交給林邑的使者,讓他們還帶回林邑。至此,鸚鵡也好,美女也好,李世民全部放手,讓他們歸國。
筆者認為,李世民作為貞觀之治的開創者,為唐朝、乃至中國歷史都做出巨大貢獻。然而,李世民縱然偉大,但他同時代的名臣同樣偉大。房玄齡等人是在政務上事無巨細的幫助李世民,而魏徵是在改造李世民的人格方面做了不可忽略的貢獻。自古以來,有明君必有名臣,若無明君,則只有忠臣。你怎麼看呢?
本文參考《資治通鑑》《舊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