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古城牆和現在對比(老北京這些城樓被拆了)
2023-11-30 21:03:41 3
主講人:趙振華,網名「一把駁克槍」。退休前從事企業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餘代、四百年)。受家庭薰陶,他從小喜歡北京文化,近30年來收集老北京照片一萬餘張、老北京歇後語近千句、老北京俗話近千句、老北京歌謠數百首。每周六晚上8點,趙老師準時在舊京圖說讀者群開講老北京。
上期,我提的一個問題是北京內城西南角樓究竟是何時拆的?(此前報導:北京內城西南角樓,哪一年拆的?老照片裡藏了這些秘密——)這期,我們繼續說拆都城的事情。 1927年,因為年久失修,北京拆除了內城的東直門箭樓,當時保留了城臺。 通過老照片,我們先來看看昔日的東直門——
△日本人小川一真,在1901年從東南向西北方向拍攝的東直門。箭樓、城樓、甕城,包括甕城南側的閘樓,非常完整。東直門的甕城是方形的,見稜見角,當時甕城外有不少的民房。
△1909年之前,從東南向西北方向比較遠的拍攝的東直門。1910年東直門水廠建起來了,就應該能看見水廠的水塔了。因此,這張是1909年之前的。
△1911-1915年之間,從南向北拍攝的東直門。在東直門箭樓的右側能看北京城第一家自來水公司的水塔。所以這張照片是在1910年之後拍的,但是肯定沒到1915年。因為1915年建環城鐵路,就把東直門甕城拆了,但是這張照片上的東直門甕城還是完好的。
△1911年左右,從東南向西北拍攝的照片。照片上方是東直門箭樓,下方是護城河,河上還有一條船在擺渡,不知是擺渡到河對岸,還是往南去朝陽門。如果是就到對岸,其實不用船,北邊不遠就是東直門外的大石橋,那棵大樹的右側可以清楚的看到自來水廠的水塔。
△從東南向西北拍攝的東直門箭樓,時間是1915年之後。因為已經看到甕城為了建環城鐵路被拆了一部分。
△1924年拍攝的東直門箭樓。
△1927年從東向西拍攝的東直門箭樓正面照片。這一年東直門箭樓被拆除,只剩下城臺。
△1950年,拍攝的修護整城河的照片。遠處只見東直門城樓,箭樓沒有了。 1927年,還因為年久失修拆除了內城的宣武門箭樓。當時保留了城臺,1930年把宣武門的甕城及箭樓的城臺也拆除了。
△1870年,由英國人託馬斯。查爾德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拍攝的宣武門箭樓,護城河畔有幾匹馬悠閒的喝著水。
△1900年,在宣武門東側的第三個墩臺上往西拍攝的宣武門箭樓、城樓與甕城。
△1900年左右,在宣武門外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箭樓。
△1903年,在宣武門外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箭樓。
△1905年,在宣武門的東邊從東向西拍的照片。宣武門箭樓、城樓甕城都看得清清楚楚,護城河北側的鐵路也看的很清楚。
△1908年,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外大街。
△1900年,宣武門箭樓背後的甕城裡,擺著賣缸、盆、瓦罐的攤兒。當年北京內城的大多數甕城裡都有缸瓦市場,據說是朝廷安排的。
△1910年,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箭樓,在宣武門外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箭樓。
△1915年左右,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箭樓和宣武門外大街。
△1930年,在宣武門外從南向北拍攝的宣武門城樓。這是在拆除了箭樓又拆除了城臺和甕城之後拍攝的,照相機前是京漢鐵路,過了鐵路直接就看到宣武門城樓了。 北京外城的西南角樓,也是在上世紀30年代拆除的。
△1902-1905年之間,從西南向東北方向拍攝的外城西南角樓,看來當時這一帶是比較荒涼。
△這是同一時期拍的照片。
△1921年,瑞典人喜龍仁從南向北拍攝的外城西南角樓以及城外的護城河,西南角樓的影像倒映在水中,很是好看。
△這是後來在飛機上往下拍攝的這個區域的照片。西南角樓已經拆除了,只剩下了城臺。
在上世紀的30年代,左安門箭樓也由於年久失修被拆除,保留了城臺和左安門城樓。但沒過幾年,左安門箭樓就被拆除了。
△1909年,英國人在左安門外從南向北拍攝的左安門箭樓,當時的樓簷子已經塌了一部分了。
△1910年左右,從南向北拍攝的左安門箭樓和左安門外大街的一段,通過照片能看到左安門外的道路是又窄又舊、又髒又亂還高低不平,比內城幾座城門外面的道路差了不少。
△1920年左右在左安門外從東偏南向西偏北拍攝的左安門箭樓。
△1920年左右在左安門外從西向東拍攝的左安門箭樓。
△在左安門的城樓下面的城門洞裡,向南拍攝的左安門的甕城和箭樓的背面。
△這是在左安門的外面從東南向西北拍攝的左安門箭樓以及外面的護城河,河裡還有幾隻白鴨子戲水。 1935年,因為阜成門箭樓失修,又無資金修復,當時的北平市工務局拆除了阜成門箭樓但是當時保留了城臺、甕城和閘樓。
△這是1870年阜成門的箭樓、城樓和甕城。
△1900年八國聯軍到了北京城了,這張照片的說明說是他們抓住了義和團,要求老百姓把一個義和團成員捆起來,準備殺害,照片的遠處是阜成門的箭樓和城樓。
△1921年瑞典人喜龍仁在阜成門箭樓的西南側朝東北方向拍攝的阜成門箭樓城樓和甕城,護城河的裡側岸上有數間民房,護城河了有多隻鴨子。
△這是在同一時間,瑞典人喜龍仁在阜成門箭樓北側的城牆上拍的箭樓的側後方。
△這是在同一時間,瑞典人喜龍仁在阜成門箭樓的北側,從北向南拍攝的阜成門箭樓,因為阜成門甕城的閘樓門洞開在甕城北側,所以甕城的北側半圈有多個買賣店鋪。當初北京內城的幾座城門都是這樣,甕城閘樓門洞一側比較熱鬧,沒有門洞的一側非常荒蕪。
△1920年代中期,在阜成門箭樓的南側向北拍攝的阜成門箭樓。因為南側是沒有門洞的,所以沒有房屋,箭樓下面有幾個窮苦人好像在挖野菜。
△1935年,在阜成門甕城的北側拍攝的照片。仔細看,照片的右上角,本該是箭樓的位置,只剩下城臺和新砌的女兒牆了,所以這張照片是拆完箭樓後拍的。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美國飛機在空中拍攝的照片。仔細看,阜成門只剩下城樓和甕城了,箭樓拆了,留下了城臺。 在有些資料裡說,東便門箭樓於上世紀30年代因失修拆除,僅存城臺了。 不過,我不認可這種說法。孔慶普老先生在書裡說,在新中國成立後市政府還專門撥資金對東便門箭樓等六座城門進行維修,之後拆除的。所以,在這裡我就不說了。
(原標題:1930年代,老北京這些城樓被拆了)
來源: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流程編輯:u011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