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稜起來誰說的(支稜起來別讓)
2023-11-30 15:28:33 5
國新辦於4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圖/國新辦官網
4月21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表示,國家高度重視解決「躺平」「佛系」反映出的深層次問題。這些年,國家在政策上加大了解決青少年教育、就業和婚戀、育幼等方面難題的力度,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躺平」與「佛系」成了這兩年輿論場上的熱詞,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青年面對現實的無力感。但要明晰的是,真正「躺平」的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當代青年仍相信奮鬥的價值。儘管如此,對這少部分青年的「躺平」心態,還是應加以關切引導。
需看到,在我國特有的人口結構和激烈的人才競爭環境下,當代青年確實面臨不小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遇到人生的重大抉擇,青年難免迷茫和困惑。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種普遍現象,輿論不妨理性寬容看待。只是,青年力量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重要驅動,一個擁有眾多熱忱青年的社會,才會有更美好的遠景與未來。
所以,我們應倡導「要奮鬥不要躺平」的心態。這既需要青年進行自我調適,社會也要努力為他們創造勇於奮鬥、告別「躺平」的環境。當下青年人面臨的壓力是具體可感的:就業壓力大、房價房租高、戀愛婚育難、成本高……這些橫亙在青年面前的障礙,就是亟需破解的社會「深層次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需通過切實的惠民舉措,給予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激發努力進取的鬥志。
近年來,伴隨著相關改革的推進,青年面臨的境況正在好轉:反就業歧視,明確「996」違法,強化違法加班監察力度,構築公平友好的就業環境;堅持「房住不炒」,加大樓市調控,提升青年安居樂業期待;大力推行「雙減」,完善託育服務,讓青年想生、能生、敢生……
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在解決青年的急難愁盼問題,構築青年對未來的信心。這些改革舉措正在釋放國家對青年的善意。
與此同時,要想讓青年徹底告別「躺平」,不僅政府要努力創建更為友好的社會環境,青年自己也要認真分析自身所面臨的具體境遇。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些,莫因一時的困難就「躺平」,在現有的環境下腳踏實地做好個人選擇,「支稜起來」,抓住每一個可能獲得成長的機遇,努力奮鬥,進而實現個人價值。
要知道,個體價值的充分呈現,除了社會性因素影響外,更多的還是要靠自身奮鬥來實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讓自身擁有強大的面向未來的能力。
就此去看,當政府通過改革讓各項「深層次問題」得以解決,當青年認同個體奮鬥的價值時,或許也就找到了讓青年告別「躺平」「佛系」的密匙。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王言虎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劉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