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家馬遠的代表作品 馬遠與夏圭之間的比較
2023-12-07 18:41:26 3
馬遠,南宋著名畫家,河中人氏,字遙父,號欽山,生卒年不詳,是繪畫世家出生。祖輩上代代供職於宋朝宮廷,受到家學薰陶和李唐技法影響,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代表作品有:《踏歌圖》、《水圖》、《梅石溪鳧圖》、《西園雅集圖》。
夏圭也是南宋時期著名畫家,臨安人士,字禹玉,生卒年不詳,寧宗時任畫院待詔,受到皇帝賜金帶的榮譽。夏圭早年時畫人物,後來學習李唐畫山水,吸取前人包括範寬、米芾等人的繪畫長處,最終形成自己的個人風格。夏圭的代表作品有:《溪山清遠圖》、《西湖柳艇圖》、《雪堂客話圖》。
馬遠和夏圭都是南宋時期山水畫家的代表人物,位列「南宋四大家」之中。同時兩人因為在山水畫方面成就最突出,而且都擅長於畫邊角之景,因此兩人又合稱為「馬夏」。這兩位活躍於同一個時代的畫家,一個被稱為「馬一角」,一個被稱為「夏半邊」。這個稱號是後人,對於兩人繪畫特點最直觀的總結。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擅長山水,擅長畫邊角之景的兩人,在藝術特色方面,是否會有著不同呢?
馬遠在山水畫方面善於取景,常能以偏概全,從小中見大。而在繪畫技巧方面,獨創勾線法,擴大斧劈皴法,畫山石喜用筆直掃,水墨俱下,淋漓暢快,且稜角分明。
夏圭在山水畫方面則是善於裁景,將平淡無奇的山水風景,通過適當的取裁美化,最終構築一副勝景。用概括的筆墨,寫實的物形,巧妙的結構,大膽的剪裁,表現優美的自然風光。
馬遠取景善於將景物拉近,直觀而刻意將近景置觀者眼前。看現存馬遠的山水畫,可以發現大部分都是以峭壁峻岭的一角為主體,或峭蜂直上而不見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腳,或近山參天,遠山則低,或四面全空,僅畫一垂釣孤舟,使畫面達到了強烈的空間感,突出近景的藝術效果。
夏圭則不同,雖然同樣是取邊角之景,但是夏圭卻慣常將風光拉遠,雖不是全景,但是卻同樣離觀者極遠。所以兩人的稱號,一個是「馬一角」,一個是「夏半邊」。在表達兩人同樣擅長邊角之景的同時,也展現兩人在畫邊角之景上面的不同。
馬遠存世作品不少,但是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寒江垂釣圖》。為什麼們?因為馬遠的這幅圖畫,是根據唐朝詩人柳宗元所作《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兩句詩的意境,所繪就的畫面。
柳宗元的《江雪》被收錄進九年義務制教育語文課本之中,而且是必背古詩。這首古詩所在篇章,配的圖就是馬遠的這幅《寒江垂釣圖》。凡是接受過九年義務制教育的朋友,對於這幅圖畫絕對不陌生。
馬遠在創作這幅《寒江垂釣圖》的時候,以大片的留白,表現詩人空曠無人的意境。全幅畫只有一葉扁舟飄浮江面,漁翁獨坐垂釣。除四周除寥寥幾筆微波外,全為空白,有力地襯託出江天空曠,寒意蕭條的氣象。
除了《寒江垂釣圖》,馬遠還有一副《秋江漁隱圖》,也帶有他個人的鮮明特徵。此圖為一老漁翁懷抱木槳,蜷伏在船頭酣睡。小舟停泊在蘆葦叢中。老漁翁的頭部處理很見功底。在以線條勾畫頭髮、鬍鬚之外,以暈染的方法突出漁翁的五官,幾枝將枯未枯的蘆葦輕輕搖擺,秋風瑟瑟,細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靜謐的秋意。整幅畫面十分自然舒適,沒有刻意為之的僵硬,毫不造作,是宋代人物畫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