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推薦
2023-12-08 09:58:11 4
對「講政治、有信念」的標準要求,特別是關於做到「有信念」,有些黨員覺得這些是比較「虛」的,甚至是不以為然。下面小編整理的個人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歡迎大家閱讀!
【紀檢組長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_範文1】
4月29日上午,省文化廳黨組中心組召開20xx年度第二次集中學習關於「講政治有信念」專題學習討論會。黨組書記、廳長李暉主持會議,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禹新榮,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廖星,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帆,巡視員孟慶善、副巡視員何強和中心組其他成員參加會議。
禹新榮副廳長、辦公室主任周志勇、規劃財務處處長丁宇、人事教育處處長劉應捷先後作主題發言。
禹新榮副廳長以《投身「兩學一做」,增強自覺自律》為題,從二個方面交流了他的學習心得。一是始終牢記黨章黨規和系列重要講話的基本要求。他認為,在黨的理論方面,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握改革開放以來取得成績的三個原因,掌握五個重點。作為黨員領導幹部,要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堅持正道,弘揚正氣、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堅持原則、嫉惡如仇,艱苦奮鬥、清正廉潔;要保持慎獨自律的修為,保持敢於擔當的精神情懷。二是增強「兩學一做」的自覺性、自律性。在三個方面不斷加強黨性修養,一是組織上入黨到思想上更要入黨,從入黨有面子到入黨有樣子,從入黨好提拔到自覺清廉,從入黨講待遇到無私奉獻,從當幹部為就業到幹部要當先。二是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三是領導幹部要做到慎獨自律,保持普通一員的心態,保持先進分子的身份。
周志勇主任以《講政治,講信念,做忠誠合格黨員》為題交流發言,他說,忠誠合格黨員要做到四點,一是要把「講政治,有信念」銘刻在思想上,不斷深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學習,自覺用講話精神更新思想「存儲」,經常「補鈣」、「加油」,真正把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融化在血液裡。二是要把「講政治、有信念」鑄入到作風上,樹立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不斷增強「三服務」工作的光榮感、責任感、使命感,牢記「辦公室工作無小事」的原則,講奉獻,肯擔當,腳踏實地把平凡的工作做的不平凡。三是要把「講政治,有信念」落實到工作中,發揮好參謀助手、綜合協調、督察督辦、後勤保障四個作用,實現由被動服務向力爭主動服務,由只辦好具體事務向當好參謀,由按「慣例」辦事向開拓新局面等三個方面轉變。四是要把「講政治,有信念」體現在遵守紀律上,嚴守政治紀律,帶頭廉潔從政,提升人格操守。
丁宇處長以《講政治,有信念是黨員的黨性自覺和必然選擇》為題,聯繫工作實際,從二個方面進行了交流。第一,為什麼要講政治,有信念?他認為,「講政治,有信念」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和普遍規律,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政治特徵,是黨章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每個黨員自覺和必然選擇。第二,怎樣做到講政治,有信念?他提出在三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學習,主動追求;二是把握要求,自覺踐行;三要聯繫實際,推動工作。
劉應捷處長以《學習黨章黨規,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為題,從「是什麼,為什麼,做什麼」三個方面分享了學習心得和體會。他說,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它在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舞鬥志、振奮精神等方面產生巨大的能動性。「講政治,有信念」貫徹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五知」:一要堅定信念,知本;二要嚴守規矩,知畏;三要樂於奉獻,知為;四要堅持廉潔,知足;五要勇於擔當,知責。
李暉廳長充分肯定了「講政治有信念」主題發言人員所作的精心準備和深入思考。她要求文化系統黨員領導幹部,認真做好「四講四有」討論發言,聯繫自身工作實際,回到各個黨支部做好學習交流。李暉廳長表示,提升黨性修養永遠在路上,文化系統黨員領導幹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進一步創新學習方式,深入到湖南各歷史紀念館、農村田間地頭,帶頭講黨課,將黨的輝煌歷史通過我們的聲音傳播給人民群眾,激勵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再立新功!
【紀檢組長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_範文2】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學要帶著問題學,做要針對問題改,把合格的標尺立起來,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的先鋒形象樹起來,用行動體現信仰信念的力量。
信仰是什麼?是夢想,是追求,是精神支柱,還是心靈慰藉?其實,信仰是心靈的產物,是靈魂的標註,是虔誠的夢想者朝著認準的方向而奮鬥的終點的風景。人無信仰,思想就沒有框架,靈魂就沒有歸宿,精神就沒有支柱,行動更無動力。黨員幹部更是如此,必須努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正如習總書記所說:「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毋庸諱言,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信仰危機。不要說普通群眾,就說黨員幹部,他們中有的信仰缺失導致了政治道德的淪喪,有的共產主義信仰異化成個人主義信仰,以致墜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所以,我們要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努力從「虔誠」上解決問題,升華理想,鑄牢信仰,以求根治黨員、幹部的「軟骨病」。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信仰的潛能是無限的。堅定的信仰不僅既能為「兩學一做」助力,更能為「兩學一做」鑄魂。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信念。從爬雪山過草地到上甘嶺貓耳洞,從八年抗戰到三大戰役,革命者為了堅定的信仰,頭可斷、血可流。
有了信仰,沒有翻不過的高山,沒有過不了的大河,更沒有走不過的草地。因為信仰,孔繁森用生命書寫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時代篇章;因為信仰,蘭輝忍著剛做完手術的疼痛,冒著高溫天氣的炙烤,沿著顛簸的山路帶病直奔山村督促落實暴雨應急預案……
這就是信仰信念的力量。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自覺讓理想堅定,讓信仰升華,讓信念淨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提升黨員新形象,解決黨員新問題,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充分利用「兩學一做」之機,對照「三嚴三實」,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把標杆樹高些,把血液純淨些,把底線抬高些,把良心捂熱些,把信仰堅定些。
【紀檢組長講政治有信念發言稿_範文3】
什麼是信仰?從字面上來講,信是指相信、信服、承認的意思;仰是指瞻仰、崇拜、欽敬之意。兩者組成「信仰」一詞,詞典的解釋是對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某人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這說明,信仰是生命的最高形態,是令人欽佩的、讓人信服的。因為有「仰」,存在仰望,敬畏和崇拜,就有嚮往、追尋、跟從、為他奉獻、獻身的動力和強烈的願望等,於是就沒有任何的懷疑地信任了他,然後自覺自愿地遵循,言他之言,行他之行。一個人的信仰一旦確立,一般不會輕易改變。堅定的信仰,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生如屋,信仰是柱。風雨中,信仰呵護著一個人的執著;考驗中,信仰熔鑄著一個人的品行;奮進中,信仰成就著一個人的價值。只有具有堅定信仰的人,才能在平凡中鑄就非凡,實現其人生價值。
崇高而堅定的信仰,是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在中國共產黨人用自己的奮鬥和犧牲譜寫的恢宏壯闊的歷史史詩裡面,面對浩繁的歷史資料和縱橫穿插的線索,最讓人感動、或者說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什麼?答案是唯一的:對真理的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不是神的賦予,不是天賜機緣,而是來自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卓絕的探索真理之路。2006年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有關部門開展了「發揚長徵精神、重走長徵路」活動,成為2006年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活動結束後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一位老紅軍問參與活動的年輕人:你們認為長徵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現場一片沉默。老紅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長徵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兩個字「信仰」!前不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的女兒凌孜在網上發文:共產黨不能忘了來時的路。這不光是紅色後代的憂慮,也是所有愛黨百姓的憂慮和心聲。
人生一世,若內心無一信仰,雖也可勉強終老,但如同行屍走肉一般。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有宿命,才算是有了根。抓住了信仰,堅守了信仰,才不會枉活一世。人們常說,人活著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鬥的激情,說的也是信仰的力量。
革命戰爭年代,被毛主席譽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在刑場上舉行婚禮的陳鐵軍、被捕時身上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竟然沒有一文錢的方志敏、就義時微笑著對劊子手說「此處甚好」的瞿秋白、怕死不當共產黨員的劉胡蘭等等。他們的信仰來自救亡圖存的民族使命,來自對「可讚美的光明的前途」的堅信與渴求。為了成全信仰,他們情願英勇就死。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鐵人王進喜等為代表的大慶石油人,在「青天一頂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紅」的艱苦條件下,苦戰3年拿下大油田,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楷模雷鋒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砥礪前行。上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人民歷時10年建造起來的一條人工天河——紅旗渠,也是全國的一面紅旗,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為內核的「紅旗渠精神」感動了中國乃至世界。他們的信仰來自自強不屈的時代精神,來自對通過勞動、奉獻建設強大新中國的壯志與豪情。改革開放新時期,主動報名、兩次進藏工作的孔繁森,在雪域高原寫下了「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的誓言;為小崗村經濟社會發展殫精竭慮,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的沈浩。還有「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的原雲南省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用實際行動堅守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的信仰來自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讓人民群眾共同富裕起來。
雖然各個時期共產黨人執著信仰的表現各有側重,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不難發現,統轄共產黨人思想的力量,就是共產主義信仰。構成共產黨人信仰譜系的精神核心是,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追求,對社會主義理論的不懈堅持,對黨和人民偉大事業的無限忠誠。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縱然蒼天會老,大地會變,但總有一種不變的精神,令高山仰止、大地起敬。好的黨員幹部必然具備也必須具備這樣崇高的信仰。毛主席講: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他本身絕無任何私利可圖。這就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守的信仰。
未來,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誰的福報越多,誰的能量越大。與智者為伍,與良善者同行,心懷蒼生,大愛無疆。新形勢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黨和黨員幹部只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用黨的信仰和道德力量感召社會,使黨和人民聚集在信仰的旗幟下,用新思想、新道德、新觀念、新思維規範行為,並統領社會,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風、政風必然徹底好轉,必然激發全體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創造性。果真如此,我們的祖國將到處是活躍的創造,到處是日新月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