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紫微入中宮(也說紫微)
2023-11-05 03:27:43 2
紫微,有兩重基本含義:
一、中國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官名稱
古人將星域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其中紫微垣又稱紫微宮,為三垣之中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故稱中宮,以北極為中樞;為天帝居所,主人間帝王諸事。
唐王希明在所著《丹元子步天歌》中說道:「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後宮五天樞,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乙太乙當門路。」
又有與此緊密相關的號稱「帝王之學」的神秘佔星術——《紫微鬥數》。
二、由星相學所衍生的道教神名
1、「四御」之一
道教神仙高層架構中有「三清」「四御」(或六御),「三清」指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四御」指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
紫微大帝即四御之二,位高權重,眾星之主,掌控五雷,統御諸天萬類。道教經文記述大約如下:
①《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鬥本生真經》曰:「在昔龍漢,有一國王,其名周御,聖德無邊,時人稟受八萬四千大劫,王有玉妃,明哲慈慧,號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至願,願生聖子,輔佐乾坤,以裨造化。後三千劫,於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遊戲後苑,至金蓮花溫玉池邊,脫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包,應時開發,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之星,或善或惡,化導群情,於玉池中,經於七日七夜,結為光明,飛居中極,去地九千萬裡,化為九大寶宮,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掌握符圖,紀綱元化,為眾星之主領也。」
②《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曰:「天皇、紫微尊帝二星居鬥口娑羅上宮,真光大如車輪,得見之者,身得長生,位證真仙,永不輪轉。」
③《上清靈寶大法》卷四曰:「北極大帝,則紫微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蓋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極為之樞紐而不動,故天得以運轉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於昊天,上應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
④《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曰:「大帝曰:『吾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其次則有東極青華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乙大天帝,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韓司丈人真君,九天採訪真君,是為神霄九宸。』」
⑤《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曰:「雷霆政令,其所隸焉,三清上聖雷霆祖也,十極至尊雷霆本也,昊天玉皇上帝號令雷霆也,后土皇地祇節制雷霆也,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五雷者,天雷,地雷,水雷,龍雷,社令雷。」
⑥《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曰:「昔北極紫微玉虛帝君,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
⑦《猶龍傳》雲:「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
⑧《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中,伯邑考被封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2、三官大帝(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之一
三官又稱「三元」(上元、中元、下元),道教早期神階很高的天神,指「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隨著道教理論不斷發展,其司職和身份愈發清晰。清代小說《歷代神仙通鑑》(《歷代神仙演義》)又將堯、舜、禹三位古帝發揮為三官大帝。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曰:「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三、紫微與「紫薇」可以看出,在以上道教引文中,紫微大帝的名號中後一字一直用的是「微」而不是「薇」,這與星相學是密切相連的。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筆者只發現有一例用「薇」的情況:在《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上元一品帝》條中記載:「上元一品九氣天宮紫薇大帝即延生之符、始陽之氣結成。」而同書的另外兩處「三元大帝」條則仍使用「微」字,可見只是孤例,並非普遍用法。
這一點牽涉到本文的用意,為什麼要說紫微大帝,為什麼會用這麼多引文?因為在頭條和其他平臺裡看了好多關於紫微大帝的文章或圖文,其中大面積使用「紫薇」,有時還有前後不一的情況,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貌似虔敬的語境之下,名號的使用卻如此混亂和錯誤。連名號都能弄錯,虔敬之心又從何談起。
不知是《還珠格格》的影響力巨大,還是拼音輸入法讓人太過隨意,「紫薇」似乎已經和北極大帝畫上了等號,觸目所及大帝頭頂皆成草,如果讓大明湖畔的乾隆得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