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有圖形的青銅(對三星堆黃金權杖圖案)
2023-11-01 07:22:23
三星堆黃金權杖的圖案,實際上就是三星堆的「國徽」,就是告訴人們三星堆是哪個國家。
很多人都說三星堆是「古蜀國」。然而,四川地區是從周朝開始才被稱為「蜀」的。商朝甲骨文中經常提到的「蜀」根本不在四川地區。
甲骨文中的「蜀」字:
商朝人是根據什麼寫出這個字的呢?
筆者認為,這個「蜀」字很可能是來源於紅山文化區的玉豬龍。
也就是說,甲骨文中的「蜀」很可能在紅山文化區,比如內蒙古、遼寧、河北等地。當年跟隨周武王一起推翻商朝的「蜀」也不在四川地區,很可能也在紅山文化區,和三星堆沒有任何關係。
也就是說,三星堆根本不是古蜀國。
那麼,三星堆到底是哪個國家呢?
權杖圖案中的魚,代表有虞氏(虞朝),鳥代表太陽(夏朝),箭代表黃帝。
有虞氏剛開始是以魚為圖騰的,後來改成了虎圖騰。山東省是古代魯國所在地,甲骨文的「魯」就是「魚」下面加「口」字,其實這個魚就是和有虞氏有關。
甲骨文的「魯」字:
所以,魚代表有虞氏、虞舜、虞朝,代表虞舜的政權。在三星堆青銅人像中,有辮子的都是東夷人,其中有虞氏佔了很大的比例。
有虞氏的基因很可能是O1單倍群,匈奴中的金姓很可能也是這樣基因。清朝皇帝愛新覺羅家族來自布裡亞特蒙古族,而布裡亞特蒙古族的O1單倍群比例也很高,而且他們和三星堆人中的有虞氏一樣,梳著一根辮子。
布裡亞特蒙古人:
可見,東夷有虞氏(三星堆裡有辮子的人)、金姓匈奴、布裡亞特蒙古人、愛新覺羅家族,他們之間是有一定的親緣關係的。
清軍入關後第一個皇帝叫「順治」,「順」在漢語裡是「順利」的意思,同時也和女真語shun(太陽)同音,當時孝莊皇后和多爾袞給他取這個名大概就是有這個原因。
虞舜的「舜」,也是北方語言(女真語)「太陽」的意思。看來,虞朝和清朝之間好像有著某種聯繫。
不過,三星堆的虞朝應該是晚期的虞朝,早期的虞朝很可能是在良渚遺址。
虞舜的政權結束之後,就變成了大禹的政權,虞朝就變成了夏朝。
三星堆黃金權杖圖案中的鳥,就代表夏朝。
「夏」字就是一隻鳥(金烏)的形象:
「華」和「夏」兩個字都是代表太陽的,「華」是斯基泰語khor(太陽)的音譯,「夏」是斯基泰語khar(太陽)的音譯。
也就是說,khor(華)和khar(夏)都是指太陽,但兩者發音略有區別。khor(華)的古音近似「霍」,khar(夏)的古音近似「哈」。而且,這兩個字一個是用樹(扶桑)表示,一個是用鳥(金烏)表示。
傳說中的「大禹書」裡就有「華夏」二字,「華」是一棵樹,「夏」是一隻鳥。
可見,三星堆裡的青銅神樹代表太陽khor(華),三星堆裡的青銅神鳥代表太陽khar(夏)。
所以說,四川地區根本不是古蜀國,而是華夏的所在地。
「華」字:
虞朝的建立者是有虞氏,夏朝的建立者是夏后氏,分別用魚和鳥表示。而有虞氏和夏后氏都把黃帝當成自己的祖先,能夠把有虞氏和夏后氏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權杖圖案中用一支箭表示黃帝(甲骨文中的「黃」字就是一支箭),把他們聯繫在一起。
所以三星堆的國名就是「虞夏聯盟」,就是傳說中的虞朝和夏朝,是虞舜政權(晚期虞朝)和夏禹政權(早期夏朝)組成的聯盟,根本不是古蜀國。
有人說:「魚、鳥、人」三個要素組成在一起,正好是「魚鳧王」三個字。
這種說法的漏洞在於:1、那隻箭怎麼解釋?2、《蜀王本紀》中的「魚鳧」實際上是「高陽(顓頊)」的誤認,根本沒有「魚鳧」這個人。
所以,無論是「魚鳧王」還是「進化論(魚——鳥——人)」都是站不住腳的。
三星堆遺址就是虞夏聯盟,虞夏聯盟政權是由有虞氏的虞舜和夏后氏的大禹先後執政。大禹之後執政的人是夏后氏的啟,是大禹的兒子。啟之後是太康,太康是啟的兒子。
到了太康這一代,東夷有窮氏的后羿篡奪了夏后氏太康的王位。
后羿射日的傳說,實際上就是后羿篡奪了太康的王位,砸毀了象徵夏后氏政權的青銅神樹。
后羿趁太康外出打獵之機,篡奪了夏后氏的王位,宣布自己就是夏朝的國王,並且把象徵夏后氏政權的青銅神樹和青銅人像全部砸毀扔進坑裡。
古人認為,雖然那些銅像被砸毀了,但那些銅像的「靈魂」依然存在,依然會幫助夏后氏奪回政權。所以后羿又往坑裡填入大量象牙,用來壓住那些「靈魂」,防止夏后氏政權的復甦。
夏后氏的殘餘部落從三星堆遺址(斟尋氏所在地)逃到了金沙遺址(斟灌氏所在地),重新建立了一個「虞夏聯盟」。
金沙遺址出土的虞夏聯盟(虞夏聯邦)標誌:
甲骨文的「國」字:
金沙遺址的這個表示「聯邦」的符號,雖然不是「國」字,卻包含了「國」字的因素,而且是兩個並列在一起,代表以有虞氏和夏后氏為主體的聯邦,即「虞夏聯邦」。
逃到金沙遺址的夏后氏,一邊策劃著奪回政權的夢想,一邊做出后羿的形象進行詛咒。
被詛咒的后羿:
後來,東夷有窮氏的后羿被自己的義子寒浞所殺。后羿的部下(東夷有窮氏)為了躲避寒浞的殺戮,逃出三星堆,進入四川南部和雲南地區,和當地人通婚,形成了彝族。
而夏后氏的後裔,一部分去往北方,成為匈奴的首領(單于);一部分去往越南(南巢),建立了安陽國;一部分進入雲貴高原,建立了古滇國。
古滇國青銅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