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將閻應元簡介 閻應元是怎麼死的?
2023-12-06 14:12:46 3
閻應元是明末之時著名的抗清名將,在明朝官職只為典史,雖然官位微小,但是卻在當時打下了以十萬普通居民,對清軍精兵二十四萬,死守孤城八十一天,斬清軍三王十八講,殺敵七萬五千餘人的壯舉。
閻應元留下的死守江陰,寧死不降的壯舉,至今仍為時人津津樂道,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凜凜氣節。
人物檔案
姓名:閻應元
別名:麗亨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明朝
出生地:北直通州?
逝世日期:公元1645年
職業:江陰典史
全國公祭:江陰祭祀抗清三公
讚譽:抗清三公
重要事件:江陰八十一日
閻應元在崇禎年間,受任為江陰典史。剛到任,就遇見海寇顧三麻子率百艘戰船進犯。閻應元領兵據守,連發三箭,三箭毫無虛發,威懾海寇,於是再不敢進犯。
閻應元在任期間,平定海寇,安定百姓,鎮壓民亂,政績突出,獲得江陰百姓愛戴。當時朝廷原本想要將他調到廣東韶州英德縣擔任主簿的,但是因為母親病重,道路受阻,才沒有前往。此後在江陰城外落腳,也未曾出任官職。
順治二年,面對清軍的強勢,江陰知縣林之驥解印去職,江陰投降清朝,由清朝派知縣方亨繼任。方亨到任就頒布剃髮令,命全縣人剃髮。
自古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剃髮是違背儒家教育,是不孝之舉。於是當時諸生上表,請求留髮。然而清廷給的答案是,剃髮留頭,留髮不留頭。眾人再次反對,方亨乾脆稟報知府,請求多殺些不聽從命令之人,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這封信後來被江陰縣人得知,眾人立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於是推典史陳明遇為首,以「大明中興」為旗號,江陰義民正式反清。
消息傳到之後,清廷派大將鎮壓,江陰人民死守不出。陳明遇在一開始就想到頗有軍事才能的閻應元,想請閻應元出山率領義民抗清。卻遭到守備顧元泌的反對,而顧元泌後來被查出乃清軍內應。將守備顧元泌斬殺之後,閻應元才被請出山來。
閻應元出山之後,率領義軍堅決抗清,雖然被清軍圍困,斬斷生路,卻仍然堅持了八十一天。期間以十萬普通居民,對抗清軍二十四萬精兵,反斬殺七萬五千餘人,殺地方三王十八將,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十分突出的案列。在對抗之時,各種兵事奇計層出不窮,讓清軍眼花繚亂。
當然以少對多,結局顯見。這期間清軍不止一次兩次向他招降,都遭到閻應元的嚴詞拒絕。但凡有投降的普通百姓,也被大家所唾棄,就算是親人也仇恨如敵。就這樣堅持了八十一天,給予清軍沉重打擊後,江陰城破。
城破之日,閻應元堅決不向清廷貝勒投降,最後被刺穿脛骨,「血湧沸而僕」,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殉節就義。而城中普通百姓也無一人投降,仍然堅持反抗,最終清軍下令屠城,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